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 验 事 实 |
理 论 解 释 |
| A. |
SO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 |
SO2是电解质 |
| B. |
白磷熔沸点比较低 |
白磷分子内部存在共价键 |
| C. |
1体积水可以溶解700体积氨气 |
氢键的影响 |
| D. |
HF的沸点高于HCl |
H—F的键长比H—Cl的键长短 |
某主族元素原子的第五电子层只有1个电子,其单质和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 A.它的单质仍易被氧化 |
| B.它的化合物熔点较高 |
| C.它同氧气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 |
| D.它的碳酸盐溶液有明显的碱性 |
铁粉和硫粉的混合物41 g,隔绝空气充分加热后,将所得固体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可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 L,则原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是
| A.5.6 g | B.2.8 g | C.28 g | D.11.2 g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氯气溶于水 Cl2+H2O====2H++C-+ClO- |
| B.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溶液刚好呈中性 H++ +Ba2++OH-====BaSO4↓+H2O |
| C.KI溶液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4I-+O2+2H2O====2I2+4OH- |
| D.将少量氢氧化铁固体加入氢碘酸溶液中 Fe(OH)3+3H+====Fe3++3H2O |
我们日常所见到的颜色鲜艳的花果,如红、黄、蓝、绿色水果,都含有类黄酮,类黄酮为这类花果提供了植物色素。科学研究发现,类黄酮这一化学物质,在人体内经细菌分解就会转化为二羟基苯甲酸,它有抑制甲状腺功能的作用。二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为:
,对于二羟基苯甲酸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羟基苯甲酸既具有羧酸的性质,又具有酚的性质 |
| B.1 mol二羟基苯甲酸只能与1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
| C.二羟基苯甲酸溶液中滴加三氯化铁溶液,可以得到紫色溶液 |
| D.二羟基苯甲酸可通过甲苯的氧化、取代、水解等反应制得 |
如右图所示,某刚性容器内有一活塞和弹簧,B内为真空,A内已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SO2+O2
2SO3;ΔH<0,此时活塞已保持静止,SO2反应速率为v0。再往A内迅速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当活塞再次保持静止时,SO2反应速率为v,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活塞先下移,后上移到原静止位置,v>v0 |
| B.活塞先下移,后上移到原静止位置,v=v0 |
| C.活塞先下移,后上移,不到原静止位置,v>v0 |
| D.活塞先下移,后上移,不到原静止位置,v=v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