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机化学反应因反应条件不同,可生成不同的有机产品。例如:
(1)                                                (X为卤素原子)
HX  +
(2)苯的同系物与卤素单质混合,若在光照条件下,侧链上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若在催化剂作用下,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
利用上述信息,请根据下述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B含有一个碳碳双键,C的结构简式为
则反应①、②、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有机物写结构简式,并注明反应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生产中,中间产物A须经反应③④得C,而不采取直接转化为C的方法,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符合下述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可能的结构简式:①苯环上有两个甲基,
②苯环上的氢取代有两种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物质A~E都是由下表中的离子组成的,常温下将各物质的溶液从1 mL稀释到1 000 mL,pH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其中A与D反应得到E。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pH的变化关系,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__,C__________。
(2)写出A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

在标准状况下充满HCl的烧瓶做完喷泉实验后得到稀盐酸,用标准碳酸钠溶液滴定这种盐酸测定它的准确浓度,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用标准Na2CO3溶液滴定这种盐酸时,Na2CO3溶液应装在__________式滴定管内,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从_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____色;
(2)现配制三种浓度的标准Na2CO3溶液,你认为最合适的是下列第_____________种(填序号);
①2.500 mol/L②0.25 mol/L③0.025mol/L
(3)若采用上述合适浓度的标准Na2CO3溶液滴定,用c(Na2CO 3)表示,滴定时实验数据列表如下:

实验编号
待测盐酸体积(mL)
滴入Na2CO3溶液体积(mL)
1
20.00
18.80
2
20.00
16. 95
3
20.00
17. 05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时应带入的Na2CO3溶液体积_______________求这种待测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数据和符号列式即可):c(HCl)=_________________。

国际化学年的中国宣传口号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学习化学应该明白“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道理。请填空:
①若金属钠等活泼金属着火时,应该用 来灭火。
②经火焰灼烧,焰色反应为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的元素是
③胃舒平(含有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④明矾能净水,其电离方程式是

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
A蒸馏(分馏) B萃取 C过滤 D重结晶 E分液。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一种方法最合适?(填方法的标号)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
(2)分离四氯化碳与水的混合物
(3)分离汽油和煤油
(4)分离碘水中的碘单质
(5)提纯氯化钠和硝酸钾混合物中的硝酸钾

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
(2)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两种);
(3)为了进一步研究上述反应中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6组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 验
混合溶液
A
B
C
D
E
F
4 mol·L-1H2SO4 / mL
30
V1
V2
V3
V4
V5
饱和CuSO4溶液 / mL
0
0.5
2.5
5
V6
20
H2O / mL
V7
V8
V9
15
10
0


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其中:V2 V5(填“>”、“<”或“=”);
V5 , V6 ,V8 ;(填具体数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