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下列对1958、
1963、1973、1978年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的分析,正确的是
| A.1958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
| B.1963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赫鲁晓夫改革的提前结束 |
| C.1973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进行 |
| D.1978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 |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贡献是()
| A.仁爱、正义、自强的价值观 | B.变法革新、集权专制的治国理念 |
| C.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 D.兼爱、非攻的和平理想 |
诸子百家中,崇尚自然,主张追求精神自由的是:()
| A.庄子 | B.荀子 | C.墨子 | D.韩非子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它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这主要表现在 ( )
①井田制和分封制的日益瓦解②“士”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活跃
③学术下移,私学兴起④ 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学术的传播和交流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
|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
| 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
|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
下面对自耕农经济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自耕农经济的产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 |
| B.自耕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 |
| C.自耕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 |
| D.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