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英国制定了新的《济贫法》,并推行了以“救济大量贫民、失
业者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保障措施。但在当时,英国国民充斥着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意
识形态,认为……国家不负担救济和帮助贫穷者的责任和义务。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安
排形式也以自愿为主……在1908年之前,英国始终没有一个由政府管理的公共养老金
计划。
——资中筠《说不尽的大国兴衰》
(1)据材料一,从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英国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哪
些特点?
材料二 下面是某中学生设计的历史活动剧《一段穿越时空隧道的对话》:
马克思:小罗,最近很忙吧。天国也有点乱啊。
罗斯福:噢,为啥?
马克思:因为你啊。列宁跑来说,社会主义大有希望啊。亚当·斯密最近都不来串门了。
罗斯福:哈哈。
马克思:看了你的新政,起先我倒真的心动过,后来开始心忧了,甚至还有点心灰起来。
罗斯福:哦?呵呵。虽然有些工人领袖认为看到了美国从“USA”变为“USSA"的希望,虽然有的人叫嚷着要实行法西斯,虽然最高法院的确宣布很多新政法令违宪,但是,作为一
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2)材料二中马克思说“心动”的真实含义是什么?马克思说“心忧”和“心灰”的真实
含义又是什么?罗斯福所说的“永远地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能否实现?
为什么?
材料三

(3)据材料三,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这对战后初期世界经
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四 这本书(《道德情操论》)很长一段时间不引人注意,我觉得它的意义不亚于《国
富论》。他(亚当·斯密)只有两次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里提到看不见的手,
一只看不见的手是市场,一只看不见的手是道德。
——温家宝2月1日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说
(4)据上述材料,在各国政府解决从19世纪30年代以来的诸多社会、经济问题方面,“道
德”能发挥哪些积极作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8年我国在北京成功主办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盛事。该图为本次运动会会徽。

请回答:
(1)本届奥运会选择“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作为会徽体现了“主办国特色”,请指出该会徽融合了我国传统艺术的哪两种形式?
(2)上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第28届)的举办国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请指出是哪一个国家,她在古代对人类政治文明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代人智圆说:“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五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弃归真,俾千态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
材料二
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材料三
南宋思想家陆九渊说:“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思想领域的什么现象? 材料二体现了朱熹的什么思想?
(2) 材料三反映了陆九渊的什么思想?其性质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贡问政。子曰:“足兵(军事力量充足),民信之(百姓信任)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姓信任是立不住脚的)。”——《于丹论语心得》
(1)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一条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统治者应怎么做?
材料二
孟子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候,得乎诸候而为大夫。……”
——《孟子·尽心章句下》
材料三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荀子·王制》
(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的哪一观点? 材料三中荀子提出“舟水之喻”体现了他继承发扬了怎样的儒家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台湾是我国的一部分,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为了方便台、澎、金、马的军民同胞来往大陆咨亲会友,参观访问和在台湾海峡航行、生产等活动,我已命令福建前线部队,从今日起停止对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的炮击。
——徐向前《关于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的声明》(1979年1月1日)
材料二 (这项方针)的特定涵义:第一,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第二,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港澳地区实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到各方面有根本的、重大的区别。第三,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第四,有宪法和法律保证。——人教版历史必修l教参
材料三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双方在交流中产生了许多无法回避的实际问题。1990年11月,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台湾当局授权它为与大陆联系、协商。为了便于与海基会联系、商谈,1991年12月,大陆成立了民间团体性质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会进行了多次会谈。双方达成共识。——岳麓版高中必修1教科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停止炮击金门的声明发表的当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什么重要文件?其提出的统一祖国的方针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这项方针”是指什么?该方针的首次成功运用解决了什么问题? (2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两会达成的重要共识的内容。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经历了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演变。结合史实回答:
(1)二战后,奠定世界两极格局框架的是什么?
(2)“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美苏“冷战”在经济、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
(3)“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4)如何看待“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