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2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现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
(1)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入1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试管加 ,向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 min;
③ ;
④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 mL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 ,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② ,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3)该实验的变量是 ,对照组是 。
下图是某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注:[ ]内填相应标号,上填相应的名称):
(1)该图为植物细胞的主要依据是图中具有[]▲,该结构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2)若该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3)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为细胞提供能量的“动力工厂”为[ ]▲。
(4)图中含有DNA的结构包括⑦、[ ]▲和[ ]▲。
吗啡是一种生物碱,对人体有镇痛作用。经常使用吗啡镇痛,不仅使病人上瘾,而且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因此,吗啡在医疗上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下图是其结构简式:
请根据此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是由▲个氨基酸失去▲分子水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作▲,该化合物叫▲肽。
(2)若将该物质完全水解,水解后的产物有▲种,水解时破坏的化学键是▲。
下面是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
组别 |
实验材料 |
实验试剂 |
实验目的 |
A |
杨树根的永久装片 |
—— |
高倍镜的使用 |
B |
新鲜的菠菜叶片 |
无水乙醇(丙酮)、CaCO3、SiO2 层析液 |
观察叶绿体中的色素 |
C |
糖尿病人的尿液 |
斐林试剂 |
观察特定颜色 |
D |
洋葱根尖 |
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 |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
(1)A组实验中用同一个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四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细准焦螺旋,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2)B组实验中无水乙醇(丙酮)的作用是▲。下面表示B组实验新鲜菠菜叶中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离结果示意图。其中色素带c是▲。
(3)C组实验观察到特定的颜色是▲。
(4)做D实验时,主要观察根尖▲细胞(选填“分生区”或“成熟区”);某同学绘制了细胞分裂期的四个时期模式图,下列四图出现的先后顺序为▲(用字母表示)。
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表示光合作用的是图①~⑤过程中的▲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是图①~⑤过程中的▲过程。
(2)图中①过程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外界条件是▲。①过程除了表示出来的反应之外,还应该有的一个反应是▲,从而为②过程的进行提供必要的物质。
(3)④⑤过程发生在▲中(填一种细胞器)。
(4)若用18O标记①过程中的H2O,那么在④和⑤过程的最终产物中,有可能检测到18O的物质是▲。
下图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与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图2表示处于有丝分裂某两个时期的细胞图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
(2)图一中,核膜、核仁解体发生在▲段,核膜、核仁重新形成发生在▲段。
(3)图二中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为▲,乙细胞所处的时期对应图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