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起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丽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3)小丽将蜡烛A逐渐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将逐渐向 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小丽移去蜡烛 B,并在蜡烛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此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填“实”或“虚”)像.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小刚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摆放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明显需要调整的是,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若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10㎝,调整后,蜡烛在图上位置固定不动,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该像是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选填“实”或“虚”)。
(2)此时,小刚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得清晰。
小华家电热饮水机的铭牌信息和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其加热和保温两种工作状态,由机内温控开关S2自动控制。
热水箱容量 |
2L |
额定电压 |
220V |
加热总功率 |
600W |
保温功率 |
80W |
(1)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时,开关S1、S2工作状态是:________ ;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时,开关S1、S2工作状态是:____________ 。
(2)小华将饮水机单独接在该电能表上正常加热30min,电能表的示数为多少?
(3)利用原有电路元器件,重新设计电路,实现饮水机的加热和保温两种功能,且由机内温控开关S2自动控制。将电
路图画在虚线框内。
实验室购买了一批规格为“2.5V 0.75W”的小灯泡,小明利用其中一只灯泡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补充完整.
(2)按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调至右端;闭合开关后,
发现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产生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并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如下一组数据.其中第2次实验
时的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则第二次测得的电流是_______A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压U/V |
2.0 |
2.5 |
3.0 |
电流I/A |
0.34 |
0.44 |
①分析这组数据,你认为该小灯泡是否合格:_________,其原因是:。
②假如生产这种小灯泡钨丝的粗细是一定的,则这个小灯泡内钨丝的长度与合格产品
相比是长了还是短了?答:_________.
两组同学在做实验:一组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小刚等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②、③、④,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有关。
(2)分析______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N。
另一实验小组四位同学想探究课桌面与课本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1)将一名同学的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课本,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N,课本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 N。
(2)在原来的课本上又放了另一名同学同样的课本,以改变课本与桌面间的压力,这种方法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3)通过多次实验,她们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
中考物理实验考查时,有甲、乙两组同学在做实验:
甲组同学测量不规则小石块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A.用细线将石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1。 | B.计算石块的密度。 | C.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2。 | D.用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 |
(1)按正确的实验过程帮助小明排列实验序号 ________
(2)测量小石块质量时,当右盘有20g、5g的砝码各1个,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天平平衡,石块的质量为 ________g。
(3)用细绳系住石块放入盛有48ml水的量筒中,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14乙所示,石块的体积是 _______cm3,密度为 _______kg/m3。
乙组同学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