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请用“/”标示下面句子的语意停顿。(标两处)
余 则 缊 袍 敝 衣 处 其 间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疑质理(      )                 ⑵其欣悦(      )
⑶同舍生皆绮绣(       )             ⑷白玉之环(       )
翻译下面句子
⑴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⑵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选文第一段着重叙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给自己创造条件的?
作者虽愚,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诣军门见。与语奇之,擢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
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帝取为式颁行天下。伐石筑堤,作水门蓄泄,护濒江田,百姓咸赖。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
【注】①庐陵:今江西吉安市。②筑场:住处。③擢:提拔。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④豪右:豪强。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帝取/为式颁行天下 B.帝取为式/颁行天下
C.帝取为式颁行/天下 D.帝取为/式颁行天下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谒:()(2)延:()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环所居筑场种树,人莫能测。
简要概括选文第二段讲述的陈灌的事迹。
简要说说陈灌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虽有嘉肴》,完成后面小题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空1分,共6分)
①三十而②教学相
③不知其也:④然后能自强也:
⑤把原文中空缺处补充完整。
翻译下面的句子。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结合自己的经历,从学习的角度谈谈“教学相长”给我们什么启示。

阅读《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①与朋友交而不可以为师矣
③其不善者而改之④思而不学则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是什么关系?你赞同孔子的观点吗?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的认识。

性缓
一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然则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见人裳尾火所烧 为:言恐君性急欲:
③不言又伤君恐:④其人收衣而怒 遽:
下列句中的“之”与“见之已久”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至之市 B.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C.故时有物外之趣 D.反归取之

翻译下列句子。
我道君性急,果然。
这则故事讽刺了现实生活中的哪类人?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问题。(14 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润,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
【注释】①勤王:君王有难,臣下起兵救援。②溪峒:旧时对我国西南地区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统称。
③郊畿:郊外。④徇:同“殉”。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天祥捧诏润()②使方兴召吉州兵()
内地()④吾深于此()
(2)与“以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必以情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以君之力 D.扶苏以数谏故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今大兵三道鼓行
翻译下面句子。
(1)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天祥是怎样的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