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mol乙烯与Cl2完全加成,然后与Cl2发生取代反应,一共需要氯气6mol |
B.乙烯、苯都能使溴水褪色,但两者的褪色原理不相同 |
C.2-丁烯不存在顺反异构体 |
D.研究有机物一般要经过的基本步骤为:分离、提纯→元素定量分析(确定实验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其中最早提出元素定量分析的是法国化学家李比希 |
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放出的热量为Q,为完全吸收生成的CO2,并使之生成正盐Na2CO3,消耗掉0.8mol/L NaOH溶液500mL,则燃烧1mol酒精放出的热量是
A.0.2Q | B.0.1Q |
C.5Q | D.10Q |
已知:H2(g) + F2(g) = 2HF(g) △H =-270 kJ· 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氢气与1 L氟气吸收270 kJ热量 |
B.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热量小于270 kJ |
C.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 kJ热量 |
分析下面的能量变化图,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2A+B = 2C △H<0 |
B.2C(g) = 2A(g)+B(g) △H<0 |
C.2A(g)+B(g) = 2C(g) △H>0 |
D.2A(g)+B(g) = 2C(g) △H<0 |
已知2 H2(g) + O2(g) =" 2" H2O(g)ΔH =" —" 483.6 kJ/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热ΔH =—483.6 kJ/mol |
B.H2的燃烧热ΔH =" —241.8" kJ/mol |
C.2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大于483.6 kJ |
D.形成2 mol H2O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2 mol H2和1 mol O2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 |
已知化学反应2C(s)+O2(g)2CO(g);2CO(g) + O2(g)
2CO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相同条件下)
A.56gCO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
B.28gCO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12gC所具有的能量 |
C.12gC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
D.将两份等质量碳燃烧,生成CO2的反应比生成CO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