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蹄甲
席慕蓉
羊蹄甲是一种很难画好的花。花开时,整棵树远看像是笼罩着一层粉色的烟雾,总觉得看不清楚,画不仔细。可是,你如果真的要靠近了来观察它的话,它那一朵一朵细致如兰花的花朵却又完全是另一种样子,和远看时完全不同,你又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
假如一朵一朵地画起来,怎么样也不像原来的那棵树,但是,假如只用深深浅浅的色点来表现的话,又觉得不甘心,因为它原来的花朵那样秀美细致,实在是不能只用一些色点来形容就算了的。
我们师专校园里有几棵很老的羊蹄甲树,长在堤边,一到开花的时候,学生们就会在树底下走来走去,近也不对,远也不行,不断地变换着位置,一边观察一边嘴里埋怨着,手底下却又不肯停止地画了起来。
我坐在树下观察他们的表情,觉得他们和年轻时候的我并没有两样,不禁微微地笑了。
天好干净,是那种澄明的蓝,草好柔软没,是那种细密的绿。穿着白色衬衫和灰色运动裤的男女同学散坐在树下,风吹过来,羊蹄甲粉紫色的小花瓣就轻轻柔柔地落了下来,有几瓣落在男孩子的肩膀上,有
几瓣落在我的速写簿里,似乎还带着一阵淡淡的幽香。
忽然觉得,人生也许就是这样了,只要是自然的,只要是顺着天意的,就算是花落了也不一定要觉得悲伤,甚至也可以有一种淡淡的喜悦,就像这风里的若有若无的清香。
不是吗?在整个人生的长路上,不是都开着像羊蹄甲一样迷迷蒙蒙的花树吗?往前看过去的时候,总是看不真切,总是觉得笼罩着一层缥缈的烟雾,等到真的走到树下了,却又只能看到一朵一朵与远看时
完全不同的单薄细润的花朵。只要稍微迟疑,风就吹过来,把它们一瓣一瓣的吹散,轻柔地拂过你的脸颊,在你的发间或者肩膀上留下一点淡淡的幽香,然后就静静地落在你身后的草丛里,逐渐褪色,逐渐消逝,静静地望着你向前走去,向着另外的一棵迷蒙的花树走去。
等你回过头再望回来的时候,在暮色里,它又重新变成了一个迷蒙的记忆,深深浅浅、粉粉紫紫地站在那里,提醒你曾经走过去的,那些清新秀美的春日、那条雨润烟浓的长路。
忽然觉得,人生也许真的就是这样了,我们都走在一条同样的路上,走得很慢,隔得很远,却络绎不绝。本文写“我”画羊蹄甲这件事,目的何在?
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与“很难”一词照应的句子。
“天好干净,是那种澄明的蓝,草好柔软,是那种细密的绿”,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第二自然段中,“又觉得不甘心”的原因是什么?
理解“忽然觉得,人生也许真的就是这样了”中的“这样”的含义是什么?
阅读文言文。
社 鼠①
景公问晏子曰②:“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③。”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④,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会故也。夫国亦有社鼠,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⑤ ,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①选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上》。②景公:齐国国君,名杵臼,公元前517—490年在位。晏 子:即晏婴,齐国大夫。③社:土地庙。④束木:把木条编排结扎。⑤案据:安定,“案”同“安”,“据”也是安地意思,这里含包庇的意思。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国何患 ⑵鼠因 往托焉
⑶以社会故 ⑷内则蔽善恶于君上 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与例句“以社会故也”相同的一项是()
A.吾欲辱之,何以也 | B.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C.何以都不闻消息 |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翻译下列句子。
⑴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⑵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⑶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结合上文的内容谈谈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文言文。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乙)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 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疑人窃履》
[注释]①踵:到,走到。②缪:“谬”,错误,荒谬。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先自度其足()(2)反归取之()
(3)遂不得履()(4)逾年而事暴() 下面句子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遂与之绝。
A.至之市 | B.故时有物外之趣 |
C.友人踵楚人之门 | D.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翻译下列句子。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幼时记趣》)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
(3)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疑人窃履》结合两段选文,分别说说郑人和友人各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文言文。
幼时记趣
沈复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③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
(1)项为之强 (2)留蚊于素 帐中
(3)以土砾凸者为邱 (4)盖一癞蛤蟆也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故时有物外之趣 。翻译下列句子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文中“余”能够获得物外之趣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原文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 ,方北面而持其驾②,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③北面? ”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④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①行:道路。② 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③“奚为”,宾语前置,即“为奚”,为什么。奚,疑问词,什么。④ 用:资财,费用。即路费。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方北面而持其驾 ②我欲之楚
③吾马良 ④马虽良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A.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刻舟求剑》 | B.至之市 (《郑人买履》) |
C.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 D.心之所向(《幼时记趣》)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
我 欲 之 楚翻译下列句子。
(1)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译文:
(2)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幼时记趣》)
译文:文段内容与我们熟悉的一个成语有关,这个成语是: 。
比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qú),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讴,唱歌。②遏,止住。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沿溯阻绝 (2)良多趣味
(3)未穷青之技 (4)遂辞归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故渔者歌曰故时有物外之趣 |
B.春冬之时未穷青之技 |
C.自非亭午夜分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D.则素 湍绿潭又留蚊于素 帐中 |
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2)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1)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 , ”描写水势盛大,又用“ , ”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2)从甲文全文看,结尾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乙文来看,薛谭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是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