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枫泾一带的农民受民族、民间传统造型艺术的启发,开
始把民间的印染、刺绣、木雕、灶壁画等古老艺术运用到绘画中,逐渐形成了今日的金山农
民画。这体现了( )
①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
②推进文化发展应海纳百川,博采众长
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文化创新就是创作各种类型和风格的文化作品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苏轼在《琴诗》中写到:“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琴、指头、琴声三者之间的联系表明
A.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有区别的 | B.系统和要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C.关键部分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 D.整体可以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 |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拉开序幕。这是继北京奥运会后,在中国举办的又一世界盛会。据此回答5—8题:北京奥运到上海世博会,千百万志愿者的行动似一股社会的道德清流,让爱心延续,推文明前行,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这又一次表明人生价值包括:
①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②个人的生命历程
③个人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 ④个人受到社会的尊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海宝的设计运用到了系统优化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
A.着眼于部分 | B.着眼于整体 |
C.从部分到整体 | D.从一般到个别 |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它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传统精神;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体现开放、平等的时代精神;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中国馆的设计思想体现了
①联系的观点 ②整体优化的观点 ③发展的观点④对立统一的观点
A.①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 |
早在1910年,晚清小说家陆士谔创作完成了一部充满幻想的小说《新中国》,小说写道,将来在中国上海要召开一个万国博览会。中外游客都要到我们上海来,百年之前的“预言”,竟神奇地应验了。这表明:
①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②意识怎样幻想世界,世界就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③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近年来,连续发生汶川、海地、智利、玉树等七级以上的大地震,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据此回答2—4题:关于地震原因,有人认为,这是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引发的。有人说这是老天对人类的报复。“地震是老天对人类的报复”,这种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C.主观唯心主义 | D.客观唯心主义 |
汶川地震5月12日、海地地震1月12日、智利地震2月27日,把三个日期的数字排列在一起,会发现一个“奇异”的现象,不管横着看还是竖着看,看到的数字都是512、112、227(如图)。不少人惊叹“横竖都是死”,怀疑“地震日期暗藏末日密码”。这种观点:
A.是主观臆造的联系 | B.源于人的头脑 |
C.反映一切观念都是对现实的模仿 | D.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一种理性揣测 |
灾后重建不是复建,更不是原地再建,而是要把当前救灾与长远建设结合起来,把恢复生产与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统筹规划,通过灾后重建,把灾区的防灾抗灾能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一决策从认识论角度看()
A.是由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决定的 | B.是从整体着眼,符合人民整体利益 |
C.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D.抓住了灾区的关键 |
2010年楼市“疯狂”,房价将继续上涨,房价将彻底崩盘,房价将深度调整,业内人士莫衷一是。这说明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
B.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
C.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是不容混淆的 |
D.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会导致对同一个对象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
根本上讲,政府是否具有人民自觉认可和拥护的权威是由决定的。
A.政党性质 | B.国家性质 | C.经济制度 | D.公民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