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赵嘏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什么制度?他正式诞生于谁在位时?
(2)唐朝哪三位皇帝对这一制度进行了完善?
(3)这一制度对当时社会有何影响?
(4)请你就如何促进今天我国考试制度的改革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伊斯兰教的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时,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秦王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果断地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灭韩起,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止,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始皇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2)他还有哪些治国安邦的重大举措?
(3)根据材料二,归纳汉武帝的主要功绩?
(4)这两位皇帝在位时,在北方面临哪一少数民族的威胁?他们两位采取了哪些对策?
(5)秦皇汉武并称,主要原因是什么?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
(2)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张三这是因为哪一项改革措施而获田产的?
(3)以上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4)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什么改革内容?
(5)材料二的措施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并请你谈谈你对我国推广普通话积极意义的认识。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引自教材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
(3)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汉武帝这一措施巧妙在哪里?

认识文化名人,知道他们对历史发展做出的贡献。
(1)下边图片中的人物是世界公认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并名列第一。你知道他是谁吗?

(2)这位伟人的思想已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接受,你知道这位伟人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吗?他所创立的学说体系被后人称为什么学派?
(3)秦、西汉两朝对待他的学说持怎样不同的态度?

历史图片可以真实的记录历史、反映历史的原貌,从图片中可以读出许多的历史信息。请你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从图1三件出土文物,你能判断出河姆渡人在生产生活中,能够从事哪些活动?
(2)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3)看到图3 ,你能想到哪一宗教传入了中国,并开始在中国传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