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小题,共7分。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①,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②。
【注】①“九月”句:寒风吹落木叶,妇人们为征夫准备冬衣。
②流黄:一种绢,此处指帷帐。简要概括这首诗的内容并指出作品的社会意义。
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任意确定两点,并适度展开)
阅读郑谷的《菊》一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菊(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诗中的菊花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本诗用了什么手法来展现这一形象的,试结合第四句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小题
饮酒(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①尘羁。
【注】①绁:捆绑,束缚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青松”的特点。
从整首诗看,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唐诗,根据提示,完成题目。
小寒食①舟中作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②。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①小寒食:指寒食的次日,清明前一天。②鹖(hé)冠:传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
一个“愁”字贯穿全诗,请结合诗句说说诗歌表现了哪些方面的“愁”。
答: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闾庙【唐】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司马迁论屈原时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馋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本诗前两句又是如何写屈平之“怨”的?
此诗三、四句,历来得到诗评家的赞誉,《诗法易简录》赞道:“三、四句但写眼前之景,不复加以品评,格力尤高。”请分析这两句写景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①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赏析。
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请简要分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