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出现了“用工荒”,一些企业难以招到所需要的农民工。“用工荒”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就“用工荒”问题,三位同学各抒己见。小张认为,“用工荒”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一定程度上“慌”了企业,企业和政府都应高度重视。小王认为,“用工荒”与劳动力价格太低有关,企业只要大大提高工资,“用工荒”就能迎刃而解,也没有什么可“慌”的。小周则认为,“用工荒”是市场运行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只要让“看不见的手”继续发挥作用,“用工荒”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思想政治的有关知识说明面对“用工荒”,政府应如何履行其应有的职能?(14分)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曲《大风歌》传唱了两千年,传颂出古老中国雄浑博大的情怀和百折不挠的意志。汉代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汉代的文化、科技、天文、历算、发明创造等均创造了历史的高度。在制度、文化、治国理念,乃至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塑造等方面对今天都有着深远、重大的影响。
沛县作为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闻名遐迩的古筝之乡,生产的古筝曾远销海内外,远远超过了文化色彩的影响。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2012年1月18日,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第十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有利于凝聚民心、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性,把红色旅游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用好红色旅游资源,使之成为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课堂,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民族精神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你赞同这种观点吗?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当今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何在?
材料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身在故土还是异国他乡,每当听到这雄壮激昂、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候,都会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就像看到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就像看到“嫦娥”二号飞向太空、“神八”飞天、“天宫一号”升空,就像看到我们申奥成功,看到奥运健儿披金挂银。
材料二新中国初升的太阳,召唤着海外赤子。彭桓武被问到为什么要回来时,他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派出大批访问学者、留学人员,加上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已有一大批海外科技人才。如今,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已形成热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材料一、二、三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2)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新闻无处不在,政治无处不在。阅读三则新闻,回答问题。(22分)
【新闻一】2012年某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2013年要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而为,量力而行,巩固完善已出台的民生政策,继续兴办一批惠民工程,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更有尊严。全省新增财力的七成投向民生,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54.8%。
【新闻二】李克强总理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明确表示,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案(“双反”调查,是指对来自某一个(或几个)国家或地区的同一种产品同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损人不利己,如果处理不好,还可能引发贸易战,贸易战没有赢家,希望双方从大局出发,通过谈判磋商解决国际争端。以前,在面对双反问题时,很多中国企业不去应诉,如此,欧盟委员会就采用了起诉国的数据,根据这些不客观、不真实的数据征收高关税。在此次欧盟光伏产品双反调查中,有150家中国企业应诉,欧盟最终抽取了7家。这7家企业向欧盟提交了相关的材料,配合欧盟核查,并拥有申请参加听证和抗辩的权利。
请回答:
(1)运用社会历史观知识,分析说明该省政府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做法的正确性。(12分)
(2)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中欧贸易摩擦的发展趋势。
请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立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