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共19分,)
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也。二十九年,从(淮阳)王朝京师,随官属得会见,帝问以政事,伦因此酬对政道,帝大悦。拜会稽太守。会稽乱淫祀,好卜筮。民常以牛祭神,百姓财产以之困匮。伦到官,移书属县,晓告百姓,其巫祝有托鬼诈怖愚民,皆案论之。有妄屠牛者,吏辄行罚。民初颇恐惧,或祝诅妄言,伦案之愈急。后遂断绝,百姓以安。
永平五年,坐法征,老小攀车,啼呼相随,日裁行数里,不得前,伦乃伪止亭舍,阴乘船去。迁蜀郡太守。蜀地肥饶,人吏富实,掾史家赀多至千万,皆鲜车怒马,以财货自达。伦悉简其丰赡者遣还之,更选孤贫志行之人以处曹任。于是争赇抑绝,文职修理。所举吏多至九卿、二千石,时以为知人。肃宗初立,擢自远郡,代牟融为司空。帝以明德太后故,尊崇舅氏马廖,兄弟并居职任,冠盖之士争赴趣之。伦以后族过盛,欲令朝廷抑损其权,上疏。及马防为车骑将军,当出征西羌,伦又上疏曰:“闻马防请杜笃为从事中郎。笃为乡里所废,客居美阳,女弟为马氏妻,恃此交通,所在县令苦其不法,收系论之。今来防所,议者咸致疑怪,况乃以为从事,将恐议及朝廷。今宜为选贤能以辅助之,不可复令防自请人,有损事望。”并不见省用。
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有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其可谓无私乎?”
(节选自《后汉书·四十一》)
〔注〕①赇(qiú):贿赂 ②马防:马廖之弟
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伦之愈急,后遂断绝案:案件
B.永平五年,法征坐:因……而获罪
C.伦悉其丰赡者遣还之简:选择
D.冠盖之士争赴之趣:投靠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第五伦公正无私的一组是(3分)(    )
①伦因此酬对政道,帝大悦             ②伦以后族过盛,欲令朝廷抑损其权
③言事无所依违                       ④诸子或谏止,辄叱遣之
⑤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     ⑥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五伦任会稽太守时,坚决禁绝欺诈恐吓百姓的迷信活动,使百姓能安居乐业,在他因犯
法被召回时,百姓都依依难舍。
B.第五伦任蜀郡太守时,不以贫富而以志行任免官吏,这样就禁绝了竞相行贿的现象,整肃
了吏治,选拔了人才,时人认为他知人善任。
C.第五伦认为皇帝拜马防为车骑将军,出征西羌,属任人不当,上疏谏止,但是皇帝没有接
受他的忠告。
D.第五伦认为自己称不上“无私”,因为对欲赠千里马者,虽未举荐,但心存恩念;儿子

有病,自己也牵肠挂肚,夜不成眠。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老小攀车,啼呼相随,日裁行数里,不得前,伦乃伪止亭舍,阴乘船去。
(2)笃为乡里所废,客居美阳,女弟为马氏妻,恃此交通。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题3分)
游钓台记
清·郑日奎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舟发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颔之而已。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予告。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崭然秀峙,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耶?”曰:“然矣!”迫视之,所云两台,实两峰也。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巉岩如高士并立,风致岸然。树多松,疏疏罗植,偃仰离奇各有态;倒影水中,又有如游龙百余,水流波动,势欲飞起。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
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俱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则舌游之。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日之夕矣,舟泊前渚。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中之景何若?”舟子具能答之,于是乎并以耳游。噫嘻,快矣哉,是游乎!
客或笑谓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嗟乎客不闻乎昔宗少文卧游五岳孙兴公遥赋天台皆未尝身历其地余今所得,较诸二子不多乎哉?故曰:以为游,则亦游矣。”客曰:“微子言,不及此。虽然,少文之画,兴公之文,盍处一焉以谢山灵?”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
【注】①严先生:名严光,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少年时很有才气,与刘秀(后来的汉光武帝)是同学好友。刘后来做了皇帝,多次征召其为谏议大臣,严子陵婉拒之并隐居富春江一带,终老于林泉间。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暇问名,颔之而已       颔:点头
B.迫视之,所云两台,实两峰也    迫:靠近
C.如披草寻磴            披:分开
D.觉视先生,悉在下风        视:看待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组是()

A.①微子言,不及此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①不能强,因致礼焉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
C.①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②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D.①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A.作者游历钓台,借助眼观、鼻嗅、舌品、耳闻,呈现出了其“神游”钓台的独特感受,形象地表现了自己对那里景象的喜爱之情。
B.钓台实际是两座高耸险峻的山峰,山上松树的影子倒映在江水中,就像一群游动的要飞起来的龙,严先生的祠堂就在山脚下。
C.山上景色优美,向往已久的作者很想登山游览,可是船夫不同意停船靠岸,一番争议,依然不从,作者向船夫致礼,表示道歉,方继续前行,登山游览。
D.这篇文章豪放之中有婉约之致,秀丽之中有清新之韵,其文气如行云流水,洋洋洒洒,造境写境,浑然天成。

翻译与断句。
(1)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予告。
(2)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
(3)请用“/”给所选文段断句。
客 或 笑 谓 郑 子 足 未 出 舟 中 一 步 游 于 何 有 嗟 乎 客 不 闻 乎 昔 宗 少 文 卧 游 五 岳 孙 兴 公 遥 赋 天 台 皆 未 尝 身 历 其 地
(4)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阅读《陈情表》,完成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 茕茕孑立,形影相
(2)寻蒙国恩,臣洗马除
(3)诏书切峻,责臣慢逋
(4)既无叔伯,终兄弟鲜
下列语句中的“以”字与例句中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臣以供养无主

A.臣具表闻
B.但刘日薄西山
C.猥微贱,当待东宫
D.谨拜表

下列加点词语中,活用情况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无期功强近之亲

A.臣具以表 B.臣少多疾病
C.刘病 D.是以区区不能废

下列语句中,特殊句式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急于星火

A.而刘夙婴疾病。
B.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C.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D.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常在床蓐。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在现在汉语中依然使用的一项是()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D.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翻译下面句子。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阅读文言文小段,请完成下面的问题。
小儿不畏虎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14.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每个字1分。
(1)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置:浣:
(2)虎自山上驰来驰:
(3)意虎之食人意:
下列各项中与例句中的“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虎熟视久之

A.熟能生巧 B.熟视无睹 C.深思熟虑 D.瓜熟蒂落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1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沈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顷之,为什邡令。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
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后迁为参军。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尚书亮卒,以琬为尚书令,迁大将军,录尚书事。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延熙元年,诏琬曰:“寇难未弭,曹睿骄凶,辽东三郡苦其暴虐,遂相纠结,与之离隔。睿大兴众役,还相攻伐。曩秦之亡,胜、广首难,今有此变,斯乃天时。君其治严,总帅诸军屯住汉中,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
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愤愤,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愤愤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愤愤矣。复何问邪?”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得免重罪。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蜀书·蒋琬传》)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琬众事不理,时又醉沈:同“沉”,沉溺、沉迷
B.琬为东曹掾辟:征召
C.当与吾共王业者也赞:辅助,辅佐
D.主者请治敏推:推出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为政以安民为本/天之苍苍,正色邪
B.先主雅敬亮,不加罪/而后今将图南
C.琬常足食足兵以供给/当与秦
D.或欲构戏琬曰/州司临门,急星火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蒋琬为广都县令时因不理事务而让先主大怒,未被降罪也未被免职,是因为诸葛亮为他求情,说他是国家的人才,不是治理一县的小才。
B.蒋琬深得诸葛亮的赏识和器重,选为僚属,委以重任;诸葛亮几次外出征战,蒋琬总是保障供给,所以诸葛亮称他是共同辅佐王业的人。
C.蒋琬与同僚相比,才能出众,诸葛亮逝世以后,大小官员忧心忡忡,而蒋琬处世不惊,镇定如常,所以,渐渐地在大家的心目中树立起了威信。
D.从蒋琬对待杨戏一事,可见蒋琬具有宽厚待人的气度,他不听谗言,明辨事理,有政治智慧以及正直无私的品质。

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曩秦之亡,胜、广首难,今有此变,斯乃天时。
(2)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6分,每小题2分)
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对下列句中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①人君神器之重(当:主持、掌管)②永保无疆之(休:美好、福祉)
B.①承天命(景:大)②能终者盖寡(克:能够)
C.①夫在忧(殷:深切)②能见可欲(诚:如果真的,表假设)
D.①则思谦冲以自(牧:放牧)②能而任之(简:选拔)

下列句子中划线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罚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②秋毫不敢有
B.①择善从之②终苟免不怀仁
C.①震之威怒②既得志,则纵情傲物
D.①将有作,思知止有安人②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对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译:这也是砍断树根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译:(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刚开始人才实在繁多,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译: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
D.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译:为什么一定(自己)劳神费思,代替百官管理职事,劳损自己的耳目,毁坏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