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1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法治的力量——2011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盛典》落下帷幕,首揭地沟油黑链的浙江民警冯伟峰榜上有名。他在接到群众举报线索后,第一个钻进树林,忍着恶臭逐一排查可疑的地沟油线索……并由此揭开了一个跨省地沟油产业链条。之后浙江警方联合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摧毁了涉及14个省的“地沟油”犯罪网络,人民法院依法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对违法犯罪分子,形成了有力的震慑。
材料二:“老人倒了,你扶不扶? 该不该扶,你会不会扶?”作为懵懂的孩子都会回答的问题,如今俨然是成人世界社会现实与道德冲击的矛盾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施杰提出应尽快制定“公民救助保护法”:一减去救助人责任,因救助导致他人损害的,可通过国家救助基金适当补偿;二对恶意欺诈救助人的被救助人予以处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1) 上述材料共同体了我国正实施什么样的治国方略?这一治国方略的本质是什么?
(2分)
(2) 如制定《公民救助保护法》会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3) 2011年12·4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法制宣传日为什么要把学习和宣传宪法作为主题?(3分)
(4) 制假售假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这既是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3分)
命题:侯序秋、尹必峰
材料一:
材料二: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我国要经过5年时间努力使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
(1)上述材料体现了教材中哪些知识点?
(2)请就国家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性谈谈你的认识。
(3)改善空气质量,人人参与,人人受益。请就此拟两条倡议。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012年9月,是第九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增强中学生的爱国热忱,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养,我校开展了系列活动,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1)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2)请你就“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发展
2011年7月26日,科技部等印发《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该规划提出,未来10年,以培养造就宏大创新性人才队伍为目标,以高层次创新性科技人才队伍为重点,我国将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和培养3000名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物。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你打算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将来成为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关注国家发展
2012年11月8日,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某校初三(2)班同学举行了题为“学习十八大精神,关注国家的发展”的班会,并进行了讨论交流。
材料一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必须坚持推进改革,要始终把改革创新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1)同学们围绕“为什么必须坚持发展和为什么必须推进改革”进行讨论。假若你是其中一员,请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说明原因。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培养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同学们认为上述报告内容体现了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你认为这一战略的关键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 2013年冬季开始,中国各地数个城市相继大雾重重,空气质量出现严重污染,因而被戏称之为“十面霾伏”。有网友评价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大自然用十面“霾”伏的姿态给人类上了生动的一课。”
材料二 2013年2月27日,河南郑州遭遇严重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交通出行。一个5个月大的婴儿生命危急 ,郑州警察、医院和沿途车主展开了一场全城爱心大接力,为承载着这个婴儿生命的救护车打造绿色生命通道,为孩子打通了一条生命线,给这座被雾霾笼罩的城市投下了一缕生命的阳光。
(1)“十面霾伏”提醒人类应该怎样与大自然的其他生命相处?
(2)从两则材料中你感悟到了我们应该怎样珍爱生命、善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