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配制FeSO4溶液时在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
| B.温度控制在450℃有利于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 |
| C.增大压强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
D.工业制取金属钾Na(l)+ KCl(l) 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
下列几组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一组为()

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液,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
| 物质 |
分子式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溶解性 |
| 乙二醇 |
C2H6O2 |
-11.5 |
198 |
1.11 |
易溶于水和乙醇 |
| 丙三醇 |
C3H8O3 |
17.9 |
290 |
1.26 |
能与水和乙醇以任意比互溶 |
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 A.过滤法 | B.分液法 | C.分馏法 | D.蒸发法 |
在常压和100 ℃条件下,把乙醇汽化为蒸气,然后和乙烯以任意比例混合,其混合气体为V L,将其完全燃烧,需消耗相同条件下的氧气的体积是()
| A.2V L | B.2.5V L | C.3V L | D.无法计算 |
在100 g浓度为5.26 mol·L-1的酒精溶液中,加入100 g的水后,所得酒精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A.大于2.63 mol·L-1 | B.小于2.63 mol·L-1 |
| C.等于2.63 mol·L-1 | D.无法确定 |
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水就可以鉴别出来的是()
| A.己烷、己烯、己炔 | B.苯、己烯、乙醇 |
| C.溴苯、乙醇和甲苯 | D.硝基苯、苯和甲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