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
HA |
NaOH |
混合溶液的pH |
甲 |
C(HA)=0.2 mol·L-1 |
C(NaOH)=0.2mol·L-1 |
pH=a |
乙 |
C(HA)=c1 mol·L-1 |
C(NaOH)=0.2mol·L-1 |
pH=7 |
丙 |
C(HA)="0.1" mol·L-1 |
C(NaOH)=0.1mol·L-1 |
pH=9 |
丁 |
pH=2 |
pH=12 |
pH=b |
请回答:
(1)不考虑其他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用a(混合溶液的pH)来说明HA是强酸还是弱酸? 。
(2)若考虑其他组的实验结果,则c1 (填“<”、“>”或“=”)0.2 mol·L-1;乙组实验中HA和NaOH溶液混合前,HA溶液中C(A-)与NaOH溶液中C(Na+)的关系是 。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
(3)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其中,C(A-)= mol·L-1(不能做近似计算,回答准确值,结果不一定要化简)。
(4)丁组实验中,HA和NaOH溶液混合前C(HA) (填“<”、“>”或“=”)C(NaOH); b 7(填“<”、“>”或“=”)
(1)多羟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易自动失水生成醛或酮。请写出NaOH的水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苯腙是有机染料的主要原料,由醛(或酮)与苯肼生成苯腙的反应为:
反应①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则中间产物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_。
(3)由对苯二甲醛()的氧化产物“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发生缩聚,生成的聚酯纤维(涤纶)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下图中A~J均为有机化合物。
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环状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其中含碳87.80%,含氢12.20%。B的一氯代物仅有一种,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2)M是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M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共平面,则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3)由A生成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4)G的分子式为C6H10O4,0.146 g G需用20 mL 0.100 mol·L-1 NaOH溶液完全中和,J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则由G转化为J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分子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且两个双键之间有一个碳碳单键的烯烃与单烯烃可发生如下反应:,
则由E和A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实验室制取少量溴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填空:
(1)圆底烧瓶中加入的反应物是溴化钠、_________和1:1的硫酸。
(2)写出加热时烧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将生成物导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A中,试管A中的物质分为三层(如图所示),产物在第_________层。
(4)用浓硫酸进行实验,若试管A中获得的有机物呈棕黄色,除去其中杂质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选填编号)。
a.蒸馏b.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c.用四氯化碳萃取 d.用亚硫酸钠溶液洗涤
若试管B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使之褪色的有机物的名称是_________。
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下列甲、乙两种成分:
(1)甲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由甲转化为乙需经下列过程(已略去各步反应的无关产物,下同):
其中反应Ⅰ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Y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物质能与乙反应的是_________(选填序号)。
a.金属钠 b.溴水 c.碳酸钠溶液 d.乙酸
(4)乙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a.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 b.发生银镜反应
(1)相同物质的量的①C2H4 ②C2H6O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物质的量关系为_________(填编号,用“>”或“=”表示)。
(2)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
(3)在1个分子中,处于同一平面上原子数最多可能有__________个。
(4)1mol醛基与足量银氨溶液完全反应生成Ag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5)高聚物的单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