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桶,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问题。
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人、10000人、6000人、4500人,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
| A.8000人 | B.10000人 |
| C.6000人 | D.4500人 |
1980年以后,科学家们观测到南极上空在春天到初夏时会有臭氧耗损,臭氧层变薄的情形,俗称臭氧洞。而北极上空的臭氧洞较不明显,这是因为南极地区冬天比北极地区寒冷所致。据此回答33~34题。南极发生臭氧洞的时间集中在
| A.3~6月 | B.6~9月 | C.9~12月 | D.12~3月 |
南北极地区气温不同,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下垫面 |
| B.海水温度 |
| C.行星风系的季节移动 |
| D.太阳辐射强度 |
图12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回答31~32题。
1650~1780年该区域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
| B.农业结构复杂 |
| C.经历了移民开垦 |
| D.注重生态保护 |
进入20世纪以后,该区域
| A.气候持续干旱 |
| B.大力发展畜牧业 |
| C.种植业产值降低 |
| D.实施了退耕还林 |
读图11,回答28—30题。
与Q地相比,P地
| A.年大风日数多 |
| B.年降水量多 |
| C.年降雪日数少 |
| D.沙尘暴日数多 |
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 A.保护铁路 | B.改变气候类型 |
| C.削弱风力 | D.改变植被类型 |
图中山脉为
| A.祁连山 | B.贺兰山 |
| C.太行山 | D.六盘山 |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并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据此回答26~27题。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 A.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
| B.防止电池中汞、镉等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源 |
| C.回收电池外壳金属材料 |
| D.防止电池中渗出液腐蚀其他物品 |
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的主要原因是使用含磷洗衣粉会
| A.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
| B.腐蚀下水道 |
| C.引起白色污染 |
| D.刺激皮肤 |
读图l0,回答24~25题。
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 A.河流水量更大 |
|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
|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
|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
图示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
| B.森林破坏 |
| C.土地荒漠化 |
| D.地面沉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