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拟用下图装置对某粗锌样品进行纯度检测。请填写以下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
(2)实验步骤:
①称取10.0 g粗锌置于铜网中,按图示装置组装后,称得仪器和药品总质量为120.0 g。
②将铜网插入足量的稀盐酸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反应完全后,称得装置总质量为119.8 g,则粗锌的纯度为 ;
(3)问题探究:(已知碱石灰为.Na()H和CaO的混合物)
①该实验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若不用碱石灰,则所测得的粗锌纯度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若将粗锌换成石灰石,原实验方案 ;(填“能”或“不能”)用于石灰石样用于石灰石样品纯度的测定,理由是 。
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
[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除去,从而获得较纯的食盐晶体?
[资料准备]
20℃时,一些物质的溶解度 |
||
|
|
|
|
溶 |
溶 |
|
微 |
不 |
|
不 |
微 |
[实验方案]某同学为了提纯粗盐,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交流与表达]
(1)实验步骤①和②的目的是;实验步骤③和④的目的是。
(2)实验操作X的名称是,该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3)实验步骤③的主要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4)实验步骤④中生成的沉淀D是。
(5)实验步骤⑤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获取食盐晶体,原因是;在蒸发食盐溶液的过程中要使用玻璃棒,作用是。
[反思与评价]
(6)有同学认为只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任意一种试剂就能将两种可溶性杂质出去,你认为这种方法(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7)有同学认为原实验方案不完善,做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
[实验方案设计]
(8)为了完善原实验发难,你设计的实验是.(仅写出补充部分的实验操作和现象)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
甲+乙丙+丁
(1)若甲、丙为化合物,乙、丁为单质,则上述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写出一个符合该反应类型的方程式。
(2)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且甲溶液呈蓝色,乙为烧碱,则乙的化学式为,反应发生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3)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且丙为水,丁为盐,则该反应("一定"或"不一定")是中和反应,理由是。
(4)若甲、乙、丙为化合物,丁为单质,且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该反应在工业上的用途是。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选填"b"或"c")相连接。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3)将A、C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E装置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时,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某兴趣小组对物质的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氯化氢( HCl)气体显酸性吗?
【进行实验】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用三朵由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纸质干燥小花进行如图1的三个实验:
实验现象:I和Ⅱ中小花不变色;Ⅲ中小花变红色。
【查阅资料】图2是同学们查阅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示意图。
【实验结论】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
【交流反思】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原因是
(2)小明向实验Ⅲ中变红的小花上喷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小花最后变成黄绿色,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色。
(4)下列实验可以用来说明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是
A. | 测试盐酸的导电性,盐酸能导电 |
B. | 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人氯化氢气体中,不反应 |
C. | 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 |
D. | 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人盐酸中,能反应 |
【拓展应用】
(1)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人蘸有试剂的棉花,做了如右图所示实验,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分力氯化铵)且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
①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 g氢气,理论上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是多少?(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
下图中的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D、I是氧化物,I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3:4;B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三;C由三种元素组成;G为紫红色。图中"-- "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G的化学式;E的化学式。
(2)写出B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①、②和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该基本反应类型是
(4)写出H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