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老师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提出: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同属于碱类化合物,与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相似,那么,氢氧化钠能否与二氧化碳反应呢?
同学们围绕着这个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CO2+2NaOH=Na2CO3+H2O。
接着,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了如下实验:将上述实验中的澄清石灰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通入CO2,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CO2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甲实验:向盛满CO2的塑料矿泉水瓶(质软)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迅速旋紧瓶塞,并振荡。静止一会儿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实验:向盛满CO2的集气瓶中倒入一定量NaOH溶液,迅速在瓶口处塞上一个去壳熟鸡蛋,静止一会儿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完上述实验后,部分同学提出质疑,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说明CO2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你认为这部分同学提出上述质疑,主要考虑的干扰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验证CO2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同学们又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A瓶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B瓶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实验时应_____
[填“打开”或“关闭”]活塞K。
②进行此实验时,通入CO2的体积应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A瓶溶液的体积。
③能证明CO2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①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双氧水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Ⅰ.将3.0g 10%H2O2溶液与1.0g MnO2均匀混合
Ⅱ.将x g10% H2O2溶液与1.0g CuO均匀混合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
Ⅰ中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Ⅱ中x的值应为________。
②乙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双氧水的质量 |
双氧水的浓度 |
MnO2的质量 |
相同时间内产生O2体积 |
|
Ⅰ |
50.0g |
1% |
0.1g |
9 mL |
Ⅱ |
50.0g |
2% |
0.1g |
16 mL |
Ⅲ |
50.0g |
4% |
0.1g |
31 mL |
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________(填编号)。
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___,双氧水分解得越快.
丙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___________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子涵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条燃烧产生的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依据的实验原理是 。
子涵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
子涵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
②子涵将集气瓶中的细沙改为 溶液,重复上述①实验,有倒吸现象。子涵还发现倒吸的水量未达到集气瓶内原剩余容积的1/5。原因可能是(答一条)
。
③子涵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答一条)。
实验探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中:
(1)用的方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
(2)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如下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分析现象及结论 |
取一瓶呼出的气体和一瓶空气,分别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
|
取一瓶呼出的气体和一瓶空气, |
燃着的小木条在呼出的气体中立即熄灭,在空气的瓶中持续燃烧了一会儿再熄灭 |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 |
取两片干燥的玻璃片,其中一片放在空气中,向另一片呼气 |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 |
(3)此实验的探究方法是。
覃昉在完成了对蜡烛生成物的探究后,她继续探究了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CH4)燃烧后的生成物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
(1)请你帮她完成下表:
猜想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天然气燃烧后有水生成 |
点燃天然气, ,并观察现象。 |
天然气燃烧后生成物中有水 |
|
天然气燃烧后有二氧化碳 生成 |
点燃天然气, ,并观察现象。 |
(2)在此探究实验中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某活动小组根据下图所示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并对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可能生成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
﹡铁的氧化物都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其中氧化铁为红棕色,其余都为黑色,只有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提出问题】黑色粉末A可能是什么呢?
【进行猜想】(1)小明认为黑色粉末A全部是铁粉。请写出铁粉与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上述实验流程,小华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3)小华提出了他的猜想,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猜想。
小华猜想: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四氧化三铁(Fe3O4)组成。
你的猜想:。
【实验探究】请将你的猜想设计一套完整的实验方案。
猜想 |
实验操作 |
可能的现象 |
结论 |
小华猜想 |
取适量黑色粉末A 用磁铁吸引 |
粉末全部被吸引 |
猜想正确 |
你的猜想 |
你的猜想 正确 |
【实际应用】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2000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