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心长期以来一直居于北方,但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南方的经济逐渐赶上并超过北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从什么时候开始?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
(2)“南海一号”古沉船的重见天日,为我们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猜一猜,如果这艘船从泉州港出航,船上可能装载着哪些货物?(至少列出三项)
(3)为什么从唐朝中晚期起南方的农业发展较快,并逐渐超过了北方?
(4)试述宋代南方商业繁荣的表现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话说长安和东京:
史料一:长安城宏伟富丽,城内分为坊和市……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
史料二: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小商贩也不限在特定的市区之内,城厢内外均可沿门叫卖,商品可以在白天、夜晚交易,三鼓时分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城内还有饮食街、马行街、衣料铺、药铺等。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哪个朝代长安城的布局?
(2)材料二反映北宋东京怎样的经济景象?分析这一景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3)归纳材料二东京商业活动的特点。(不得照抄原文)
(4)材料二的经济景象对市民的娱乐生活有何影响?举一列说明

话说大运河:
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摘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
(1)、大运河开凿的原因。
(2)请写出大运河的中心是:南端是:北端是:一位商人沿运河要把货物从南端运到北端去,先后经历的四段运河是:
(3)除大运河外,请你写出两个古代著名工程。
(4)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请从历史的角度说出申报的理由。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两个历史事件。图一中的新闻标题是: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图二中毛泽东与蒋介石会面的主要目的是共商国内和平问题。

图一图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图二反映的事件各是什么?
(2)在上述事件中,国共双方以后就抗日、国内和平两个问题达成了一致。“一致”达成后的落实情况分别怎样?,其落实性对中华民族各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材料一 : 下面是与周恩来总理有关的两幅老照片

照片1照片2
材料二同中国建交国家数字统计

年代
1970
1980
1992
2002
建交国家数目(个)
55
124
151
165

请回答:
(1)照片1反映的是哪次国际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的什么方针打破了会议僵局,推动了会议圆满成功?
(2)照片2名称为“历史性的握手”,这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再举出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两件大事。
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史实?你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吗?

材料一:

图1 “师夷长技” 图2 变法图强图3 孙中山图4 陈独秀
材料二:……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谈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 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
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境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一一陈独秀《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图2反映了哪一个政治派别的要求?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4分)
(3)上述图片反映了一个共同主题,请你为此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材料二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