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每空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
![]()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1 |
A |
|
|
|
|
|
|
B |
2 |
|
|
|
D |
E |
F |
J |
|
3 |
C |
|
|
G |
|
H |
I |
|
(1)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名称是 ,性质最稳定的元素是 (填化学式)
(2)在一定条件下,A与E可形成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态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该物质溶于水后的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原因是
(用相关方程式解释)。
(3)X微粒核外有10个电子,当获得3个电子时呈电中性,写出该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X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过量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内需要有一种化合物来吸收航天员呼出的CO2,你认为该物质应该是由上表中的________(填字母序号)元素组成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吸收原理:
。飞船中需要制造一种适合航天员生存的人工态环境,还应该在氧气中充入一种稀释气体,该气体结构式为 。
(5)用电子式表示H 与C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6)J和I氢化物的沸点较高的是 (用化学式),原因是 。
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在周期表中B与A、C 相邻,C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总数的,D能分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化合物X、Y、Z。试回答:
(1)在X、Y、Z三种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用化学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__,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1 mol该化合物中含有10 mol原子,则该化合物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
若由A、B、C、D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化合物,化合物中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型。写出符合上述要求且原子数不少于3的任意两种化合物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Y跟HCl反应生成固体。该固体跟有毒的工业盐NaNO2的水溶液混合加热,NaNO2被完全破坏,当有1 mol NaNO2发生反应时,共有3 mol电子转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专家指出,为防止大灾过后瘟疫发生,可用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物对环境消毒。
(1)气体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它可由KClO3溶液在H2SO4存在下与Na2SO3溶液反应制得。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过碳酸钠是一种有多用途的新型氧系固态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Na2CO3·3H2O2,它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过碳酸钠与下列物质均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失效,其中过碳酸钠只作氧化剂的是 (填序号)。
A.MnO2 | B.KMn![]() |
C.稀盐酸 | D.Na2SO3溶液 |
(3)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下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lO2→ClO2↑+H++Cl-+H2O(未配平)。当1 mol HClO2发生分解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是 。
(4)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是指由稳定的单质生成1mol指定物质时的热效应。如H2O(l)的生成热为-285.8 kJ·mol-1,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H2(g)+1/2O2(g)=H2O(l);△H= -285.8 kJ·mol-1。查表知ClO2的标准生成热是+102.5kJ·mol-1,则该反应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池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池中均为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池中的____________棒,乙池中的____________棒。
②乙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两池中均为饱和NaCl溶液
①写出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池中碳极上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池碳极上电极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池碳极附近,发现试纸变蓝,待一段时间后又发现蓝色褪去。这是因为过量的Cl2将生成的I2又氧化。若反应的Cl2和I2物质的量之比为
5:1,且生成两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乙池转移0.02mole-后停止实验,池中溶液体积是200mL,则溶液混匀后的pH=____________
(1)指出下列实验仪器和用品(已洗涤干净)使用时的第一步操作:
①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Cl2的性质;
②分液漏斗(分液);
(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合理的是(多选倒扣分)
A.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5.00mL溴水 |
B.不宜用瓷坩埚灼烧氢氧化钠或碳酸钠 |
C.测定溶液的pH值时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用蒸馏水湿润过的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
D.圆底烧瓶、锥形瓶、烧杯加热时都应垫在石棉网上 |
E.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后所得溶液浓度偏高
F.滴定用的锥形瓶和滴定管都要用所盛溶液润洗
G.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内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H.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3)卤素单质F2、Cl2、Br2、I2的熔沸点由高到低排列为,理由是;
卤化氢HF、HCl、HBr、HI中,沸点最低为,最高为,造成的原因为。
(12分)已知D是单质,其他均是常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中M(A)<M(B)。
回答下列问题:
(1) 符合此转化关系的A、C的化学式分别是:A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2) 写出B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Z中阴阳离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
(3) 若向X的水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现象是,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然后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出现的现象是,
原因是。
(4) 室温下,将2g苯和过量的D混合,完全燃烧,放出83.6kJ的热量,写出苯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