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某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农村进行调查。期间,他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向农民认真了解农村基层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虚心求教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在此基础上,他撰写了4万多字的《乡村调查报告》,其中反映的农村真实情况以及提出的合理建议,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问题: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该学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完成反映真实情况的调查报考所体现的求真务实精神。
在全球低碳革命的新形式下,某市高二⑴班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以科学发展为研究主题,在研究中发现本市经济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并绘制了图表。让我们也一起来参与其中。
表1:某市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
投资 |
消费 |
出口 |
|
2001年 |
50.1% |
50% |
–0.1% |
2006年 |
40.7% |
38.9% |
20.4% |
2007年 |
37.7% |
38.6% |
23.7% |
注:消费贡献率国际平均水平在70%以上。
图2:某市三大产业占GDP比重
注: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国际平均水平在50%--60%以上。
表3:某市2005-2007年工业“三废”排放及治理情况
年份 |
工业废水排放量(亿吨) |
比上年增长(%) |
工业废气排放量(亿标立方米) |
比上年增长(%) |
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占当年GDP |
2005 |
130.94 |
13.64 |
62649 |
24.79 |
5.27% |
2006 |
160.58 |
22.66 |
68837 |
9.88 |
3.82% |
2007 |
200.31 |
24.74 |
97473 |
41.6 |
1.51% |
请问:(1)上述三个图表各反映了某市经济存在什么问题?
(2)请你从经济常识角度为某市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献计献策。
材料一: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的轿车生产企业从少数几个厂家猛增至100多家,但其中年产量超过
50万辆的只有2家。近年来各地又掀起了造车热,仅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支柱产业选择汽车的就有11个。(注:国际公认的汽车规模效益为年产量200万辆)
材料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轿车的需求量正逐年攀升,从2001年的不到50万辆,到2008年的近350万辆,需求量增长近6倍。汽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私人轿车拥有量开始不断攀升;而“别人有,我也有”的心理,也使得私人轿车逐渐“驶入寻常百姓家”,使更多的人体会到了“汽车文明”带来的方便、舒适、快捷。
材料三:近年来,我国小汽车的价格每年呈现出约15%的下跌趋势,“降价潮”席卷全国。降价风潮不只局限于中低档轿车,几乎所有汽车行业都同时进入了“价格大战”的“战国时代”,降价已成为我国汽车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有专家指出,汽车降价绝不是一种简单的让利行为,对外来说,降价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对内来讲,则是企业自身的一场“内部革命”。
材料四:2010年8月2日,福特汽车公司在英国伦敦举办交接仪式,正式把沃尔沃轿车公司的资产交割给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至此,吉利收购沃尔沃大功告成,成为中国汽车企业成功收购国外豪华汽车企业和品牌第一宗,也是中国踏上汽车强国之路的重要一步。
创立于1924 年的沃尔沃汽车公司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也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沃尔沃汽车以质量和性能优异在北欧享有很高声誉,特别是安全系统方面,沃尔沃汽车公司更有其独到之处。
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的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2)近年来,私人轿车拥有量不断攀升。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
(3)吉利收购沃尔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4分)[
(4)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请为吉利集团出谋划策:如何进行“内部革命”成为市场的常青树? (8分)
材料一、美国中期选举结果于2011年11月3日陆续揭晓。与选前多项民意调查结果预测一样,共和党赢得超过218个众议院议席,获得众议院控制权。在参议院选举中,执政党民主党勉强保住参议院多数党地位。共和党成功缩小在参院与民主党的差距。这意味着本届选举出现了“两院分治”格局。对抗可能成为选后一段时间里美国国会政治的主旋律。
材料二、这次选举结果既是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四年总统任期的期中成绩单,也是民主党两年后能否继续执政的警告通知书。民主党在此次选举中屈居下风,主要原因在于选民对目前糟糕的经济现状和高失业率不满。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惨败后,总统奥巴马表示,承担美国经济复苏缓慢的责任,同时呼吁共和党与民主党加强合作。但民共两党在税收、财政政策、医疗保险改革等议题上分歧严重。
(1)美国中期选举指的是什么?它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如何?
(2)请分别用三权分立制政体和美国政党制度实质的有关知识展望一下奥巴马政府今后的走势。
材料:在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览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
(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在处理哪种关系?
(2)如何理解“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可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
(3)有人认为: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无能为力的。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讨论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材料二 2011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士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革中央主席周铁农、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农工党中央主席桑国卫、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无党派人士陈竺先后发言。他们认为,“十一五”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赞同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部署,并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强文化建设、深化改革开放、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1)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材料二体现我国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请说明这一制度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