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乙醇是我们生活中常接触到的一种有机化合物,根据你学过的乙醇的性质,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饭店中常使用固体酒精,你判断它应是_______________(纯净物、混合物),质量较差的固体酒精在使用时因燃烧不充分,可能产生有毒气体____________(写分子式)。
(2)在焊接铜漆包线的线头时,常先把线头放在火上烧一下,以除去漆层,并立即在酒精中蘸一下就可得到光亮的铜线头,写出这个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硫酸酸化的CrO3遇酒精后,其颜色会从红色变为蓝绿色,用这个现象可以测得汽车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CrO3+3C2H5OH+3H2SO4→ Cr2(SO4)3+3CH3CHO+6H2O
该反应中,乙醇发生_________反应(填有机反应类型),
乙醇分子中的__        ____号键断裂(填图中序号),
产物CH3CHO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合成氨的反应为3H2(g)+N2(g)2NH3(g)△H<0,在某密闭容器中测得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如下表。

(1)下列说法可以说明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A.恒容时,整个容器内密度不变
B.恒压时,容器内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1 mol N≡N键断裂的同时,有3mol H-H键断裂
(2)当升高温度时,平衡向方向移动(填“正”或“逆”),请画出在t2时刻升温后的v-t图,并作出必要的标注。

(3)表中实验2的K2=,温度T1、T2的大小关系是,你判断的理由是

合成喹啉及其衍生物常用的方法是Skraup合成法,以下是用苯胺、甘油、浓硫酸和硝基苯共热制备喹啉的反应流程。

(1)上图中A的名称为,C的分子式为
(2)II的反应类型为
(3)下列关于化合物C的说法,正确的是

A.1mol化合物C最多能与3mol氢气反应
B.可发生银镜反应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属于芳香烃

(4)①化合物E和F也能发生类似II的反应,请写出生成物的结构简式。

②化合物F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醛类的有(不包括该物质本身)(写结构简式)

(16分)碳、氮、硫、氯是四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
(1)CH4(g)在O2(g)中燃烧生成CO(g)和H2O(g)的△H难以直接测量,原因是
(2)工业上合成氨气的反应为:N2(g) + 3H2(g) 2NH3(g)△H<0。现将10 mol N2和26 mol H2置于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N2的平衡转化率()与体系总压强(P)、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时,容器的容积10 L,则T1时,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②平衡状态由A变到C时,对应的平衡常数K(A)K(C)(填“>”、“<”或“=”)。
③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对应的平衡常数K(A)K(B)(填“>”、“<”或“=”)。
(3)在25℃时,HSCN、HClO、H2CO3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HClO
HSCN
H2CO3
K=3.2×10-8
K=0.13
Kl=4.2×10-7
K2=5.6×10-11

①1 mol·L-1的KSCN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向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HClO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同浓度的A.NaClO B. Na2CO3 C. NaSCN 比较各溶液pH由大到小的是(用A.B.C回答)

(16分)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1)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

①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碱洗时候常有气泡冒出,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将碱洗槽液中的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a.NH3 b.CO2 c.NaOH d.HNO3
②以铝材为阳极,在H2SO4溶液中电解,电解后取少量废电解液,加入NaHCO3,溶液后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沉淀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来做阳极。
(3)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

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放于处,写出X极的电极反应
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M处,写出X极的电极反应

(7分)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三种情况下,离子方程式与(1)相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显中性
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
C.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
(3)若缓缓加入稀H2SO4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中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可近似地用右图中的曲线表示是________(填序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