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能源短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工业上合成甲醇的反应原理为:CO(g) + 2H2(g)   CH3OH(g)  ΔH
下表所列数据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①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ΔH      0 (填“>”、“=”或“<”)。     
②在300℃时,将2 mol CO、3 mol H2和2 mol CH3OH充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此时反应将               

A.向正方向移动 B.向逆方向移动 C.处于平衡状态 D.无法判断

(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 + 3O2(g) = 2CO2(g) + 4H2O(l)   ΔH=-1451.6 kJ·mol-1
②2CO (g)+ O2(g) = 2CO2(g)  ΔH=-566.0 kJ·mol-1
写出该条件下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3)以甲醇、氧气为原料,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构成燃料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4OH-=2CO32-+6H2O,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如果以该燃料电池为电源,石墨作两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则该电解过程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一段时间后NaCl溶液的体积为1L,溶液的pH为12(25℃下测定),则理论上消耗氧气的体积为       mL(标况下)。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化学反应机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四种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X
X的基态原子核外3个能级上有电子,且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
Y
常温常压下,Y单质是淡黄色固体,常在火山口附近沉积
Z
Z和Y同周期,Z的电负性大于Y
W
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63,中子数为34

(1)Y的元素符号是
(2)XY2是一种常用的溶剂,XY2的分子中存在 个σ键。在H―Y、H―Z两种共价键中,键的极性较强的是 ,键长较长的是
(3)W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4)处理含XO、YO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Y。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Y、Z单质氧化性的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用Na2CO3固体配制500mL 0.200 mol·L-1的Na2CO3溶液。可供选择的仪器有:①玻璃棒;②烧瓶;③烧杯;④胶头滴管;⑤漏斗;⑥天平;⑦药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Na2CO3溶液时不需要使用的有 (填代号),还缺少的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2)经计算,需Na2CO3固体质量为
(3)将所配制的Na2CO3溶液进行测定,发现浓度小于0.200 mol·L-1。请你分析配制过程中可能引起误差偏小的原因
A.Na2CO3固体中含结晶水
B.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配制时容量瓶没有干燥

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生产一系列物质(见下图)。

(1)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_____(填“大”、“小”或“不能确定”)
(2)已知氯化钠在25℃的溶解度为36g,则该温度下饱和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用氯气生产氯化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5)食盐水通电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国家标准GB14880-1994中规定加碘盐中碘含量应为20-60mg/kg,检验食盐中碘酸钾含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过程中,涉及到下列反应:KIO3+5KI+3H2SO4 =3K2SO4+3I2+3H2O
(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2)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是
(3)如果反应生成了0.3mol单质碘,则转移的电子的数目是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氧化剂和优质漂白剂。一种以氯酸钠(NaClO3)为原料制备NaClO2粗品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
①纯ClO2易分解爆炸,空气中ClO2 的体积分数在10%以下比较安全;
②NaClO2在碱性溶液中稳定存在,在酸性溶液中迅速分解;
③含水NaClO2受热易分解。
(1) 试剂A 可以选择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SO2 b. 浓硝酸c. KMnO4
(2) 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3) 下列关于上述流程的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反应Ⅰ进行过程中应持续鼓入空气
b. 反应Ⅰ后得到的母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aCl
c. 反应Ⅱ中NaOH 应过量
(4) 已知压强越大,物质的沸点越高。反应Ⅱ结束后采用“减压蒸发”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5) 中间产物二氧化氯(ClO2)在生产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用ClO2处理泄漏的氰化钠(NaCN),得到无毒的NaCl、N2和CO2。若处理含NaCN4×10-5mol ·L-1的废水 1000L,至少需要Cl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