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喜欢收集网络流行词,并试着编了一段历史笔记。下面就是他的“杰作”,其中有三处史实错误,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史,也是一段抗争史。1840年,《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人民开始“伤不起”;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由于清政府“Hold不住”,甲午战争再次惨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最让人“悲催”的是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奋起抗争,左宗棠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反侵略反封建的榜样。
(1)错误 改正(或理由) ;
(2)错误 改正(或理由) ;
(3)错误 改正(或理由) ;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法度,法则)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
请回答:
(1) 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
(2) 当时中日友好交往的中国使者是谁?他做出了什么贡献?
(3) 日本民族是学习其他民族好的东西而强盛起来。日本第一次向谁学习进行了首次改革?请说出此次改革的名称、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读《6世纪中期拜占廷帝国疆域图》回答问题:
(1)拜占廷帝国又称帝国。
(2)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地处洲和洲分界处,沟通了海和海,是东西方交通的要道,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3) 由图可知拜占廷帝国曾经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15世纪中期,拜占廷帝国被西亚的哪个国家所灭?它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读下列材料:……第16条,自由民藏匿宫廷之逃奴于其家,而拒不交出者,此家家主应处死。第45条,自由民以其田租与农人佃耕,并收取其田的佃金,而后阿达得(雷雨洪水之神)淹其田或洪水毁去其收获物,则损失仅应归之农人。第96条,倘自由民从塔木卡(大商人)借谷或银,而无谷或银以还债,则彼得在证人之前将彼所有任何之物交还塔木卡,塔木卡不得拒绝,应接受之。
请回答:①分析各法律条文维护了什么人的利益?
②如何评价该文物的历史价值?
某班同学在学习了《“秦王扫六合”》后,自己设计了这样一张“诏书”。
(1)“诏书”展示了秦始皇为巩固统治而推行的一系列措施,请你将“诏书”方框中的序号部分补充完整。
① ②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③ ④
⑤文字 ⑥ 焚书 ⑦长城 ⑧
(2)秦始皇自以为推行了这些措施后,他的江山就可以千世万世统治天下了。但是最终秦朝仅二世而亡。主要原因是什么?首先敲响秦朝覆亡丧钟的是哪次起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即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中“孝公”指哪国国君?商鞅这一理论属“百家争鸣”中哪家学派?
(2)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