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12分)
杨万里①为人刚而偏。韩侂胄②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 ③。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也。”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④之日也。侂胄专僭⑤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⑥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⑦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⑧,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                     (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注释]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②韩侂(tuō)胄:南宋大臣。③掖垣:泛指高官。④柄国:掌管国家。⑤僭(jiàn):超越本分。⑥邸(d ǐ):此指官府。⑦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⑧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下列句中的“以”与“许以掖垣”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扶苏以数谏故 B.策之不以其道
C.何不试之以足 D.可以一战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又书十四言别妻子”意为“又写下了十四句话告别妻子”。
B.文中画线句的朗读停顿可标注为“万里忧愤 / 怏怏成疾”。
C.“谋危社稷”中的“社稷”可解释为“国家”。
D.“卧家十五年”一句省略了主语“杨万里”。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万里为之记 属:_________      ②忽族子自外   至:________
呼纸书曰   亟:_________      ④侂胄         恚:___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1)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也。”
(2)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以下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加点的字词。
与友行:尊君在
而去:元方入门不
翻译下列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

“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不守信用,不懂礼节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的人,从“友人惭,下车引之”可以看出友人是个
”,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礼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元方入门不顾”。
请你写出几个古代少年机智聪明的故事。

唐太宗论弓矢
谓太子少师萧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资治通鉴·唐纪》
【注】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③弓工:造弓的工匠。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近以弓工(2)朕弓矢定四方
翻译下列句子。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核舟记》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神情与苏、黄不。(2)卧右膝,右臂支船。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从选文看,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10分)
超然台记(节选)苏轼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①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②,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皆疑余之不乐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③之计。方时,予弟子由,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注释】①背:远离。②比:连续,常常;登:丰收③苟全:大致完备
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2分)余自钱塘移守胶西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①是( )②适( )
翻译画线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刚任职之时,面临的是怎样的现实状况?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所叙之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况钟①乘传②至府③。初视事④,群吏环立,请判牒⑤。钟不省,左右顾问⑥,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⑦易欺。越三日,召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⑧久,罪当死!”立捶⑨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
【注释】①况钟:字伯律,江西靖安人,从1430年起任苏州知府。②乘传:驿站用四匹下等马拉的车。③府:指苏州府。④视事:办公,就职治事。⑤牒:文书。⑥顾问:咨询。⑦暗:愚昧,糊涂。⑧舞文:舞弄文字。⑨捶:用木棍打。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
B.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
C.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
D.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佯()诘()
用现代汉语说说“惟吏所欲行止”的意思。
刚到苏州府上任的况钟,为什么要装作糊涂无能的样子应付“猾吏”?
读了这篇短文,你对况钟有什么评价?请谈谈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