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产物,即原子利用率100%。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CH2=CH2与HCl反应制取CH3CH2Cl | B.CH4与Cl2反应制取CCl4 |
| C.苯与液溴反应制取溴苯 | D.乙醇与金属钠反应制取乙醇钠 |
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
2Fe2++I2设计成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为证明反应的发生,可取甲中溶液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在甲中加入FeCl2固体后,甲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
| D.此反应正反应方向若为放热反应,电流计读数为零时,降低温度后,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
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实验I:制取并收集氢气 |
| B.实验II:验证葡萄糖的还原性 |
| C.实验III:实验室制氨气并收集干燥的氨气 |
| D.实验Ⅳ:检查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液 |
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当改变条件使水电离的c(H+)=10-13mol/L时,一定能发生反应的离子组是
| A.S2-、Na+、SO32-、Cl- | B.Ca2+、NH 、SO 、SiO32- |
C.Na+、Ba2+、Cl-、HSO![]() |
D.Al3+、Na+、SO 、NO![]() |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①SiO2
Na2SiO3
H2SiO3 ②Fe
Fe2O3
Fe2(SO4)3
③BaSO4
BaCO3
BaCl2 (Ksp(BaSO4)=1.1×10-10 Ksp(BaCO3)=2.6×10-9)
④AlCl3溶液
Al
NaAlO2
⑤HCHO
HCOOH
HCOOCH3
| A.①②⑤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①③⑤ |
若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 mol BrCl与H2O完全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溴酸,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 B.锌与一定浓度的浓硫酸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SO2和H2的混合气体22.4 L,锌失去电子数为2NA |
| C.常温常压下,20 g D2O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
| D.标准状况下,44.8 L NO与22.4 L O2混合后气体中分子总数小于2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