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义犬救主
华隆好弋①(yì)猎。畜(xù))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②。隆后③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④(zé)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páng huáng)嗥吠(háo fèi),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⑤委地。载归家,二日方苏。隆未苏之前,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                         
[注释:]①弋:射。②将自随:带着它跟随自己。③后:以后有一次。④咋:咬。⑤闷绝:窒息。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1)华隆弋猎  (             )  (2)犬咋蛇死焉(            )
(3)家人其如此(             ) (4) 二日苏   (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狗对主人的义气”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自己的话概括)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出师表》)
【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选自《后出师表》)
【注释】:①并日而食:两天只能吃到一天的饭。②非计:不正确的计策。 ③进趋:赶快进兵。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故临崩臣以大事也寄:
(2)而议者谓为非计议者: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甲文中作者先后回顾了人生中有重大影响的三件事,其目的是什么?
请从内容或形式上对《出师表》作简要评析。
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北伐的三个理由。

结合《曹刿论战》,回答下列问题。
解释划线字词
(1)齐伐我(2)小惠未(3)小大之(4)弗敢
翻译下列句子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出下列句中的“以”字与“可以一战”中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以其境过清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文中曹刿谈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的条件,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也对此作了论述。这分别是:
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朗读停顿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解释下面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我与城北徐公美__________ (2)臣知不如徐公美_________
(3)皆美于徐公__________ (4)时时而进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

A.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B.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C.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下列句中加点词“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客之美我者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小大之狱 D.甚矣,汝之不惠

下面哪一个句子不是倒装句.(2分)()

A.何以战? (《曹刿论战》)
B.何陋之有?(《陋室铭》)
C.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D.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和《出师表》中的诸葛亮都苦口婆心地劝谏他们的君主,他们希望达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然而他们劝谏的艺术各有不同,你认为他们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饰,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注]①岁:收成。②处士:隐居不为官的人。③鳏寡: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
下列句中的“以”与“彻其环饰,至老不嫁,以养父母”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域民不封疆之界 B.令辱之,激怒其众
C.不物喜,不以己悲 D.啮人,无御之者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书未发:__________②无岁苟:__________
困穷振:__________④何以齐国王:____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①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②是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
从文章的第一段来看,赵威后具有怎样的思想?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郭伋夜宿野亭
汉,郭伋字细侯,茂陵人,为并州守,素结恩德。后行部至西河童儿数百各骑竹马迎拜于道。问使君③何日当还,伋计日告之。既还,先一日,伋恐违信,遂止野亭,候期乃入。以太守之尊,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先归一日,宁止野亭以候期,可谓信之至矣。
【注释】①行部:巡视州郡。②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③使君:汉代称刺吏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结恩德__ __   ⑵后行部西河____
⑶遂止野亭,候期_ ___  ⑷以不肯失信于儿童_ ___
文中划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你试着读一读,看哪些字后面需要加上标点符号,在相应的位置上用“/”线标示来。
后行部至西河童儿数百各骑竹马迎拜于道。
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郭伋“遂止野亭,候期乃入”的原因是什么。
郭伋在汉代以贤良著称,数百儿童道旁迎之的雅事更被传为美谈。阅读本文,说一说郭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