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12分)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①。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箭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耳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界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日菅刈②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篇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诗歌文章又多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一时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门人俞君,于是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以敬,来请予序之。
【注】①宰执:宰相,此指严嵩。 ②菅刈:杀人如割草似的。下列句中的“之”与“父之哭其子”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 | B.昂首观之 |
C.汝心之固 | D.辍耕之垄上 |
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A.沈先生以锦衣卫经历官的身份上书皇帝历数奸相严嵩的罪状,是一位敢于直谏的忠臣。 |
B.沈先生敢于直谏的名声天下知闻时,他却带着妻子迁居塞外了,可见其不为功名所累。 |
C.边防日益松懈,沈先生感到痛恨,壮士们随意杀戮百姓,沈先生感到痛心,足见其忧国忧民。 |
D.沈先生所写诗文时常对时政加以讽刺,最后导致杀身之祸,可见他的刚正不阿。 |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宰执深疾之 疾: ②特薄其谴 薄:
③会北敌数内犯 会: ④寻且坐罪罢去 寻: 翻译下列句子
⑴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箭以相抗。
⑵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
游万柳堂记
清 刘大櫆
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①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
临朐(qú)相国冯公,其在廷时无可訾②亦无可称。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短墙之外,骑行者可望而见其中。径曲而深,因其洼以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池旁皆蒹葭,云水萧疏可爱。
雍正之初,予始至京师,则好游者咸为予言此地之胜。一至,犹稍有亭榭。再至,则向之飞梁架于水上者,今欹卧于水中矣。三至,则凡其所植柳,斩焉无一株之存。
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盖略与此园等。然则士苟有以自得,宜其不外慕乎富贵。彼身在富贵之中者,方殷忧之不暇,又何必朘(juān)民之膏以为苑囿也哉 !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别馆:别墅。②訾:zǐ,诽谤,诋毁,非议。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穷极土木之工(精妙) | B.亦无可称(称意) |
C.榜其堂曰“万柳之堂” (题名) | D.累其土以成山(堆积) |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则不得久居其中则治臣之罪 |
B.因其洼以为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
C.宜其不外慕乎富贵安陵君其许寡人 |
D.又何必朘民之膏以为苑囿也哉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夫贤公卿勤劳王事 ,固将不暇于此。
②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盖略与此园等。作者在本文中借万柳堂的兴衰,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1)肉食者鄙鄙:
(2)小惠未徧徧: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翻译: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翻译:分析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曹刿的“远谋”具体表现在哪些
方面? (3分)
答: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
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
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
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线词的意思。
(1)开张圣听开张:
(2)陟罚臧否臧否: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翻译:
(2)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翻译: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亲贤臣,远小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答:
阅读韩愈《马说》(节选)和岳飞《论马》(节选),完成题。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①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②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③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④,犹可二百里。褫⑤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
注:①啖:吃. ②介:披上战甲。③比:等到。④自午至酉:相当于现在从中午11时到晚上7时。
⑤褫(chǐ):解除。 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才美不外见()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③日啖豆至数斗()④褫鞍甲而不息、不汗()与例句中的“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若无事然
A.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B.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
C.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 D.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
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第二段文字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
。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4分)
孙叔敖为婴儿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①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②,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③,未治国而国人信其仁④也。
【注】①向者:刚才。②有阴德者天报以福:积有阴德的人,上天就会降福于他。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阴德,指有德于人而不为人所知。③令尹:官职名,相当于丞相。④信:信服。仁:仁慈。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①孙叔敖为婴儿时()②其母问其故()
③蛇今安在()④及长,为楚令尹()与“未治国而国人信其仁也”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归而泣 | B.杀而埋之 |
C.跪而拾之以归 | D.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赵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了这则故事,你觉得孙叔敖身上有什么优秀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