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混然众人矣。”
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

A.仲永/生五年 B.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C.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选出下列句中“之” “市”意义相同的一项(     )
①借旁近与之 ②愿为市鞍马 ③于舅家见之 ④东市买骏马
A ①③      B ②④
指出下列各项中的通假字
A、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___ 通___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 通 ____
解释下句中划线的字词:
①世耕 (         )           ②即诗四句 (         )
③父焉(          )           ④以钱币乞之(       )
翻译: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短篇,完成后面的题。
眉、眼、口、鼻四者,皆有神①也。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能与诸君厮②争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那里?”(选自罗烨《醉翁谈录》) [注释] ① 神:灵性。 ② 厮:相互。
请解释下列加点字。
归取之 ____②丛草为林____
下列句子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我若居眼鼻之下

A.至之市 B.反归取之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故时有物外之趣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宁信度,无自信也。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③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
通读全文后,你从眉、眼、口、鼻之争中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欧阳修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尝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客笑曰:“子欲逃名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谓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君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2)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
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醉翁之不在酒②欧阳修滁州
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有亭翼临于泉上者/亦知夫不必逃也 B.则又号“六一居士”/若役
C.既老而衰且/久已 D.尝置酒一壶/不知人之乐

翻译。
⑴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⑵ 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分别写出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居士”的原因。(2分)
“醉翁”:
“六一居士”:
在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请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加以概括。(4分)
在滁州时:
在颍州时:

玩味古典 (共15分)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阻。然万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袁中道《夜雪》
【注】①雪子:霰,一种不透明的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打。
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⑴使与台齐⑵私拟作群鹤舞空⑶自叹每有欲往⑷辄复不遂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⑴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⑵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下列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神游其中先自度其足 B.心之所向是吾剑之所从坠
C.何不试之以足以虫蚁为兽 D.以虫草为林而二虫尽为所吞

“鹤”在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鹤”的成语,或者写一句包含“鹤”的诗句。
两文都“记趣”,它们分别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趣”?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 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意思(2分)
(1)又无硕师名人与患:_______ 游:_________
(2)理援:_______ 质: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翻译:________________
(2)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翻译:________________
(3) 未尝稍降辞色翻译:________________
(4)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翻译:________________
选文记述了作者年轻时求学的经历,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些关于求学的道理。例如,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一句中可以感悟到:在求学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向名师求教,请你从文中另外找一个记述作者求学经历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悟。(4分)
句子:___________感悟:________

(共13分)
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贼追至 B.宁可以//急相弃邪
C.人不知//而不愠 D.余闻之也//久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携如初( 救助 ) B.歆难之(当即 )
C.三十而( 成功 ) D.不能前时之闻(相当)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南宋刘义庆编的《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东汉到晋代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
B.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比两个人在面对同一求助者的不同表现来表达中心的
C.本为行文简洁,通过人物的片言只语和行为细节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D.华歆遇事冷静,沉着,她不轻易助人,但帮人就帮到底,王朗则显得虚伪

翻译下列句子。
⑴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⑵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