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初中校政教处“青少年心理活动研究中心”针对部分学生受到社会上不法青年侵害时的反应,在全校1350名学生中开展了一次社会调查。调查数据见下表:
项目 |
忍气吞声 |
向路人求救 |
报警 |
不知所措 |
奋力抵抗 |
事后报复 |
数据(%) |
12.6 |
35.3 |
31.5 |
6.1 |
9.3 |
5.2 |
(1)这份调查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2)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到,有9.3%的学生选择了“奋力抵抗”。你认为在抵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问题?(3分)
(3)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⑷该中心在对这份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应该对同学们进行普法教育,特别是针对不法侵害的维权教育。请你为他们设计至少三种开展普法教育的形式。(3分)
阅读材料,探究相应问题。
(1)面对挫折,我们无须害怕,更无须逃避、退让,而应使用正确的方法。你认为正确的方法是什么?
(2)我们应该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3)请你为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几点建议。
关心身边的人和事,是亲近社会的表现。某校政治老师要求初三(2)每个学生每周收集一则时事或有人生启迪的资料,下面是其中三位同学收集的内容:
阅读材料回答:
(1)“正能量”人物或行为启示我们青少年如何亲近社会、服务社会?
(2)良好的学习关系需要我们共同维护。结合所学谈谈对资料二的理解。
(3)网络红人"秦火火"诽谤、寻衅滋事一案,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迪?
【感悟·成长】材料一:以下的八年级同学明明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两个情境。
(1)情境一中明明产生了怎样的心理?你认为明明加强与妈妈有效沟通的关键是什么?
(2)结合情境二,明明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话?
材料二: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运用,手机上网对中学生来说已不再是个新鲜词。
(3)情境三、四共同反映了网络交往的什么特点?
(4)根据情境三、四,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网络与学习的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作为“师哥”、“师姐”的你抓紧给小蒙的交往支招吧。(至少三个方面,6分)
(2)请你运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分析,两人应该怎样做才能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十八届四中全会是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把“法治中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材料二:今年12月4日是首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14个全国法制宣传日 。2014年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1)我国实施什么治国方略,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什么?为什么?
(3)法制宣传日为什么要“弘扬宪法精神”?(6分,至少答3点)
(4)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为迎接12月4日宪法日的到来,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