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1)图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 ;
(2)小明选择了图a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 和 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
在 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用作为平面镜,实验时为确定虚像位置,需移动未点燃的蜡烛,直到它看上去。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应大致在。在图12中,光屏中心呈现了清晰的烛焰像,此时所成的烛焰像应该如图13所示[选填“(a)”、“(b)”或“(c)”]。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目的:物体只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分别处于静止状态或状态时,探究的关系。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为得出实验结论,需多次改变杠杆受到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和,使杠杆始终在位置保持平衡。
为了探究物质吸收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实验小组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液体,实验过程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6所示。设加热时液体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等。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分析比较图6中(a)与(b)与(c)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分析比较图6中(c)与(d)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小明与小芳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这样的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体积相同和水的______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 时间(min) |
0 |
10 |
20 |
30 |
40 |
… |
150 |
180 |
| 泡沫塑料组水温(℃) |
90 |
74 |
65 |
60 |
57 |
… |
21 |
20 |
| 棉絮组水温(℃) |
90 |
70 |
55 |
? |
33 |
… |
20 |
20 |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从计时开始到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水温度降低了_________℃,而棉絮包的水温度降低了________℃,由此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小明与小芳是采用了“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水温降低多少”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的,你还可以采用“ ”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4)已知水温下降的特点:温度较高时,水温下降得较快。根据这一特点,时间为30min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A.36℃B.39℃C.42℃D.45℃
小强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_环境中进行 (填 “较明亮”或 “较黑暗”)。
(2)在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是因为玻璃板有平面镜所不具有的_________(填“反光”或“透光”)的特点;实验中观察到棋子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3) 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的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如果将棋子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将棋子A远离玻璃板,则像将______玻璃板(选填“靠近”或“远离”);如果将玻璃板绕00'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________(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4)如果在实验中,但看不清棋子A的像。想个办法看清棋子A的像,方法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