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据此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举一例说明“百家争鸣”中能反映当时社会现实需要的观点。(回答时应说明派别或人物、观点)
(2)秦和西汉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明清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从秦汉到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思想文化政策措施的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十八大报告指出:“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改革需要巨大勇气】
材料一 2013年10月,第十三届全国“村长”论坛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召开,参加论坛的各地农村基干部学习中国农民的创造精神,启迪激励世人,面向未来,再行开拓。
——摘自《新华网》
(1) 指出第一段材料中“中国农民的创造精神”的具体表现?(2分)
【改革彰显非凡智慧】
材料二小平同志听说广东要“先走一步”,划了那么块地方老定不下个名来,就说:就叫特区嘛!陕
宁就是特区。这句话很重要!有了这么个名就好办了。
——《中国经济周刊》
(2) 材料中“广东‘先走一步’”是什么含义?列举出一处“划了那么块地方”的城市名称。(4分)
材料三改革开放35年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2013年12月,西方的圣诞节来临之际,北大、清华等高校10名博士联名抵制圣诞节,一时间网上掀起一阵“圣诞节,过还是不过”的争议。某地部分高校在当晚组织节日庆祝活动时也表示,过分渲染“圣诞狂欢”气氛,将削弱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地位,学校不应提倡。
(3) 你是赞成或是反对过“圣诞节”诸类的“洋节”,请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阐明理由。(2分)
(4)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2分)
国家强盛和民族发展需要独立、改革、创新。独立后的美国经历多次改革或革命,成为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曾说:“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材料二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如果美国在当时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这场战争对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l)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真正革命的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外部障碍,这个“外部障碍”是指?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面临的“分裂”危险是通过什么战争解决的?废除了什么制度?
(3)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推动美国历史发展的因素?
近代以来,重视法制建设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潮流。以下几段文字选自近代几部法令文献,阅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二:人们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平等、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的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出自哪部文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文献的颁布在当时有什么进步意义?
(3)谈谈以上二部文献在性质方面有何共同之处?
两幅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哪一种文明交往方式的代表?你认为哪一种文明交流方式较好,说说理由。
亚历山大大帝 马可.波罗
西欧在中古时期,由于战乱和经济衰败,昔日繁荣的罗马城市大多成为废墟。11世纪前后,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技能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教堂、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聚集。为了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工商业城市。
(1)材料中的手工业者们把作坊设在交通要道、渡口或教堂、城堡附近,有什么好处?
(2)材料所涉及的时段,西欧有哪些重要城市(举两例即可)?当时的城市市民要遭受封建主的制约和盘剥。城市为获得自治权,不断进行反封建主的斗争,请举一例。
(3)11世纪前后,西欧城市的兴起,对西欧社会的进步起到怎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