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宝玉挨打后,黛玉前来探望,两个眼睛肿得桃子一般,满面泪光,抽抽噎噎地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红楼梦》)
屠维岳使用软化、开除、升迁等多种手段,"和平解决"了厂里的怠工闶潮,暂时解除了吴荪甫的后顾之忧。(《子夜》)
觉慧创办了《黎明周报》,被祖父责骂,祖父吩咐觉新严加看管。觉慧不听觉新的劝告,执意要办下去。 (《家》)
在爱斯梅拉达将要被抬上囚车时,伽西莫多借助绳子从圣母院墙上滑下,打倒刽子手的助手,把她抱进圣母院。(《巴黎圣母院》)
涅赫柳多夫认识了许多像西蒙松这样的犯人,但还是鄙视他们。他为马斯洛娃找西蒙松作为保护人感到不快。(《复活》)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日:"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这孺子"是谁?请简述"儿损我一员大将"这一情节。
(2)阅读下面的《欧也妮·葛朗台》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好孩子,你救了父亲一命,不过,你只是把父亲给你的东西还给父亲,咱们现在两讫了。"
"父亲"是谁?请简述"你救了父亲一命"这一情节。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②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在孔子、孟子看来,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请综合上述材料,用自已的话回答。(6分)
简答题请简述《红楼梦》中宝玉得知黛玉死讯一事的主要情节。
请简述《子夜》中吴荪甫最后惨败的情节。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唉,倘若我有钱,倘若我留着家私,没有把财产给她们,她们就会来,会用她们的亲吻来舔我的脸!……做父亲的应该永远有钱,应该拉紧儿女的缰绳,像对付狡猾的马一样。”
这段话中“我”指谁?这段文字透露出了怎样的父子亲情观?
简答题 在《红楼梦》中,探春对生母赵姨娘的态度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原因有哪些?
《茶馆》中常四爷和松二爷同为旗人,却有不同的人生道路。请分别结合两人在民国时期的相关情节,分析他们的形象特点。
名著阅读题
(1)面如重枣,唇若涂丹,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2)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3)身长七尺,细眼长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上面描绘的人物都出自《三国演义》,请依次写出他们的名字。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儒家向来重视“义利之辨”,强调辨明“义”与“利”的关系。下面是先秦儒家有关“义
利观”的几段文字:
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孔子曰:“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成公二年》
孟子曰:“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孟子•万章上》)
荀子曰:“义与利也,人之所两有也。……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荀子•大略》)结合选段,请简要概括先秦儒家所认为的“义”与“利”的基本关系。(不超过10字)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先秦儒家“义利观”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不超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