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题目。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
C.二、四两句分别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
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 、鹭、 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意境。
下面两首古诗词中都描写了“子规啼”,请问分别有什么作用?
闻王昌龄左迁①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③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①左迁:降职。②五溪:今湖南西部。③蕲水:今湖北浠水。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①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②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①更深:夜深了。②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首句“更深月色半人家”营造了的氛围,由“北斗阑干南斗斜”中 “”一字可见夜已经很深了。
清代文学家顾贞观评此诗“二十有八字无可用者,其‘透’一字妙甚。”请简析“透”字的妙处。
嘲稚子
宋杨万里
雨里船中不自由,无愁稚子亦成愁。
看渠坐睡何曾醒,及至教眠却掉头。你认为“无愁稚子”此时在愁什么?
诗题中的“嘲”字背后隐藏了作者对“稚子”怎样的感情?
过湖(3分)
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发挥想象,完成《过湖》由诗句到画面的转换:
初春时节,诗人乘一小舟离开湖岸,水面荡起波纹;和风携来花香,梅花悄然飘落。抬头望去,。(2分)古人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诗中所绘之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分)
古诗鉴赏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做。这首诗写的是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诗中画线句子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