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义务伴我行】
材料一:有人认为履行义务就是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
材料二:“地沟油”主要来自餐厨垃圾,长期食用易生癌变。从去年以来,我国开展了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专项工作。
材料三:新华社北京2012年4月10日电,鉴于薄熙来同志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决定对其立案调查。
(1)针对材料一中的认识你有什么看法。
(2)如果你不小心买到用“地沟油”制售的食用油,你会怎么办?
(3)中央对薄熙来同志严重违纪问题立案调查,体现了思想品德课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在寒假期间,八年级三班班长王刚收集到了一些材料。开学后,他和班委商量,准备利用这些材料组织一个讨论会,请你参与进来。
材料一:晨报讯: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北京和南京大学生的一份调查显示,八成女性找工作时遭遇到过性别歧视,九成大三女生听说过就业性别歧视问题。许多招聘广告中明显地写道:“限男生”、“仅招男生”、“男生优先”等。有的招聘广告中虽然没有直接限制招聘男性,但却对女性作了苛刻的限制,如:“女性限18-25岁”、“女性限未婚”等带有明显性别歧视的附带条件。而且男雇员相比女雇员不仅薪水比男性低18%,而且升职机会少许多。
材料二:脱下哈尼族的民族服装,杨梦换上了她喜欢的牛仔裤和夹克衫,浑身散发挡不住的青春气息。作为十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年龄最小的代表,杨梦是地道的“80后”。英雄出少年。年轻的杨梦现在的身份是1900多村民的“女当家”。
材料三:小强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课余时间找他解答问题的不少,小莉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强最初不管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只要有问题,他都一是同仁,耐心细致的解答。后来不知是谁造谣生事,说小强特别“关照”小莉。小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从此再也不与女同学交往了。
(1)请你为王刚确定一个调查主题。
(2)王刚可通过哪些方式完成主题调查?
(3)请你为消除性别偏见与歧视提出自己合理化建议。
(4)怎样化解小强所遇到的闲言碎语的烦恼?
观察漫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防范侵害的口诀
(1)材料一两幅漫画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反映了什么?
(2)材料二口诀中有一项做法欠妥,请找出来,分析不妥的理由,并说说该怎么做。
【面对考试,学会减压】
今年5月,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岛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强调应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围绕这一话题,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展开了热议,请你参与其中:
同学甲:构建学习型社会,使大家都能成为创新人才,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同学乙:我认为要能正常学习就不能有任何学习压力,否则就学不进去;
同学丙:我是不怕学习,但就是怕考试,一听到考试就焦虑、烦躁不安,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很是头疼。
(1)甲同学所说的正确的学习观念应该是怎样的?(至少答出两点。)
(2)你是如何看待同学乙观点的?请简要阐述理由。
(3)如果同学丙向你咨询,你将给他怎样一个好的建议?
这些年来,地球一直在哭。她的头皮坑坑洼洼,那是由于人们拼命掠夺资源,乱采滥挖造成的;她的头发也日渐稀少,那是由于人们毁田开发,滥伐树木、过度放牧、破坏植被造成的;她的体味恶臭,每个星球都远离她,那是由于人们乱排污水、乱扔垃圾造成的;她的体质变弱,时而血管断流、皮肤裂开,时而泪流满面、肌肤昏黄,那是由于人们不爱护造成的。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问题是如何造成的?环境问题的危害有哪些?
(2)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之音表现有哪些?
(3)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青少年应当怎样做?
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下面列举的是一些社会公共生活中的规则:
规则一:购物、买票等要排队依次进行;人与人之间要讲文明、有礼貌;在家里要孝敬父母,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
规则二:中学生要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规则三: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它侮辱人格的行为,有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
(1)上诉规则分别属于哪一类规则?
(2)在三类规则中,哪一类最具有权威性?与其他两类规则相比有什么特点?
(3)如果生活中没有这些规则将会出现哪些问题?为此,我们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