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学生魏某在上学路上被一辆汽车撞倒,造成右腿骨折、自行车被撞烂。魏某父母闻讯后赶到现场,将儿子送往医院。肇事司机贾某要求将此事与魏某父母私了,答应承担治疗等一切费用,并替魏某交了住院押金5000元。见此情景,魏某父母也同意了私了。两个月后,魏某出院,共花去各种费用37258元。当魏某父母要求贾某兑现诺言时,贾某见数额太大,只同意承担一半的费用。结果,双方争执不休。魏某及其父母盛怒之下将贾某打伤,贾某一纸诉状将魏某及其父母推上了被告席。
(1)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
(2)魏某的父母同肇事司机贾某私了的行为属于何种维权方式?
(3)当贾某不兑现自己的诺言时,魏某的父母应该怎么办?
(4)贾某状告魏某及其家人的诉讼类型是哪一种?
(5)魏某为什么维权不成反成被告?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磊磊学习很刻苦,成绩也非常好,但他就是对集体不太关心,集体的任何活动都不愿参加,他认为作为学生学习好坏是靠个人努力的,集体是靠不住的。根据所学请对磊磊的言行进行评价。

银川某校九年级(3)班进行了“我理解的小康社会”为主题的讨论会。来自宁南山区的汪亮同学说:“我的家乡在偏僻的大山里,那里的人每天只能吃一顿干饭,两顿稀饭,人均收入500元,不知何时才能看到小康的踪影,更谈不上教育投资。”来自银川的小何同学则说:“现在的人民生活真富裕,我所在的小区私家车挤满了小区的停车场,甚至有的都停在了过道上,人们的文化生活特别丰富多彩。”
(1) 结合你对我国目前小康社会的认识,谈谈为什么汪亮和小何同学会有不同的感受?
(2)本世纪头20年,我国建设惠及十三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那是怎样的一幅蓝图?请你结合我区的特点,为我区早日实现这一蓝图献计献策。

材料一:拿破仑曾宣称:“在我的字典中没有不可能的字眼。”这是何等豪迈的自信,正是因为他的这种自信激起了无比的智慧和巨大的能力,才使他成为横扫欧洲的一代名将。
材料二:一次,心理老师请李东同学描述自己。他支吾了一阵,然后找到了内向、胆子小、贪玩、不聪明……等一系列的词语。“那你能不能再描述一些自己的优点呢?”心理老师问。李东想了好一会儿,小声但又肯定地说:“不能。”当心理老师把李东有礼貌、守纪律、勤奋、诚实这些性格优点一一说出时,他害羞地低下了头,那神情仿佛在说:“这是我吗?”
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在思品老师的倡议下,准备在全班同学中开展一次有关“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主题实践活动。上面是本班同学搜集整理的资料,假如你是思品课代表,请你积极配合老师做好以下工作:
◆宣传策划
(1)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交流共享
(2)请给材料一至少设计一个问题及答案,与同学交流,以引起大家对主题实践活动的深度思考。
◆调查设计
(3)请为本次活动所用的两张表格(表一:你能正确认识自己吗?表二:你是自信一族吗?)设计相关调查内容,每张表格调查内容不得少于三项。
◆真情建议
(4)通过调查,我们会发现,有的人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有的人存在自卑,缺乏自信。请你分别为他们提供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材料一:2010年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无数的房间被毁,很多生命被埋在废墟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顽强的生命:冲进废墟中背出一个个同学,一直未找到父母,却一点儿也不慌张的林浩;不满12岁、被压在废墟里口渴难耐就咬破腮帮,喝自己的血以寻求自救,在废墟里号召被埋同学挨个喊“救命”的龚辉。
材料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陆士桢介绍说,汶川地震幸存学生中,有不少是被视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所谓“坏孩子”,而一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好孩子”却根本没有能力在这场灾难中自救。
材料三:青少年教育专家卢勤向记者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有个孩子从小就享受4名保姆的贴身呵护,长到11岁都没摔过一次跤。他有生以来摔的第一跤本不是很重,但由于他平时缺乏应有的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很差,在身体失去平衡后的瞬间不知道该怎样保护自己,结果半边脸上的皮肤全被搓掉。
(1)材料一二说明了什么?
(2)你有什么话想对材料三的孩子说?
(3)看了三则材料,自己今后有什么打算?

情景模拟

你遇到了上面三种情形,谈谈你应该怎么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