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防范侵害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材料一:2011年10月13日下午5:25左右。广东佛山黄岐广佛五金城,两岁女孩小悦悦被两辆车碾压,肇事车辆逃逸,18个路人无人相救……
材料二:2011年11月16日,甘肃正宁县幼儿园校车事故已致20死44伤。2011年12月13日,江苏丰县校车坠河事故已致15人死亡。2011年11月27日,温家宝出席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他称已责成有关部门在一个月内迅速制订校车安全条例,抓紧完善校车标准;做好校车工作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多方筹集。要明确地方政府和部门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制,对发生的恶性事故要依法严肃处理。
(1)材料一中小悦悦事件给我们的什么启示?
(2)上述事件中孩子受到了来自哪些方面的侵害?这些事故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3)面对各种侵害,我们未成年人应如何加强自我保护?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网络交往时学会自我保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文赏析
有一种爱叫“母爱”
有一个人,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舍不得对你的牵挂,她愿意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你。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的索取和享用,却不求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
当你1岁的时候,她喂你吃饭并给你洗澡。而作为报答,你整夜的哭闹。
当你3岁的时候,她怜爱地为你做菜。而作为报答,你把一盘菜都扔到了地上。
当你4岁的时候,她为你买下了彩笔。而作为报答,你涂了满墙的抽象画。
当你5岁的时候,她为你买了漂亮的衣服。而作为报答,你穿着它到泥坑里玩耍。
……
当你13岁的时候,她建议你把头发剪了,而你说她不懂什么时髦发型。
当你14岁的时候,她付了一个月的夏令营费用,而你却一个月没有打一个电话给她。
当你15岁的时候,她下班回家想拥抱你一下,而作为报答,你转身进屋把门插上了。
当你20岁的时候,她问你“整天去哪了”,而作为回答:“我不想像你一样”。
当你23岁的时候,她给你买家具给你布置新家,而你却跟朋友说她买的家具真糟糕。
当你50岁的时候,她常常患病,需要你的看护,而你却为儿女在奔波。
终于有一天,她走了,突然你想起了所有从没做过的事,它们像榔头般痛击着你的心。
如果母亲仍健在,那么别忘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爱着她。
如果她不幸永远离开了你,那么你必须记得,母爱是天底下最无私的爱。
如果说因为忙碌和粗心,我们平时忽略了对母亲的问候和关心,无论如何,别忘了在母亲节买上一束康乃馨,或者说几句祝福的话语送给亲爱的妈妈。
(1)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有很多感受吧,请把它写在下面好吗?
(2)“当你14岁的时候,她付了一个月的夏令营费用,而你却一个月没有打一个电话给她。当你15岁的时候,她下班回家想拥抱你一下,而作为报答,你转身进屋把门插上了。”这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3)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忽略对父母的关心?今后打算如何去做?

材料一:2011年9月贵阳云岩区文昌路懋阳网吧因接纳未成年人上网,被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如图:

材料二:在苏州,有个家喻户晓的“苏老师”——“苏老师”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支由160多名志愿者组成的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团队。当未成年人遇到问题、产生迷茫和困惑的时候,那里总会有“苏老师”倾听他们的声音。
材料三:2011年11月16日,甘肃省庆阳市小博士幼儿园与一辆货车发生正面相撞,造成21人死亡(其中幼儿19人)43人受伤的惨剧。针对频频发生的校车安全事故,12月11岛国务院立即出台了《校车安全条例(草案)》,确保未成年人交通安全。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法律护我成长”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要对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吊销经营许可证?
(2)材料二中“苏老师”的出现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一种保护?有人认为,有了“苏老师”的保护,未成年人就能健康成长了。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3)材料二、三分别表明未成年人的哪些方面需要保护?

据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1万人以上。当前,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到最低,让他们健康安全成长,是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人大代表为此提议要尽快制定有关校园安全方面的法律,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构筑起更坚实的防线。
(1)结合生活,谈谈可能造成青少年意外伤亡的校园安全隐患有哪些?(4分,至少两种)
(2)根据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完善相关法律,为青少年构筑起坚实防线的理由。
(3)青少年要健康成长,自身还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某校七年级(2)班的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第三单元“学会学习”这一专题时,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了课题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就初中生中厌学、辍学原因展开调查。经过调查发现:
其一:部分中学生退学不是因为家里贫穷而是由于家长的不支持。一些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并不是很高,看问题也只顾眼前利益而抛开了长远利益。他们认为孩子上学就是在乱扔钱,二,美好处也得不到,还不如回家种田或外出打打工,可以赚些钱。
其二:部分学生厌学是因为对学习悲观失望,毫无信心。一部分学生也曾经努力过,但由于认识、动机、意志状况等因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很少甚至从来没有体验过成功的快乐,从而将兴趣转移到电子游戏等地方,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辍学。
(1)请你就所学的该单元知识,对不支持学生求学的家长进行劝说。(6分)
(2)根据材料二中存在的问题,有人认为,只要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取得好成绩。请你就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3分)
(3)课题小组通过调查发现,班级中不善学习不会学习的情况比较突出。为此,他们在黑板报“学会学习”一栏写下了这样几句话:“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学习不只是学人家告诉你的东西”、“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以上观点体现怎样的学习方式? (3分)

【有感而发】(10分)
材料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011 年 10 月 9 日,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 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始志不渝的精神, 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材料二:回望“十一五”,经济年平均增速超过10%,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也超额实现。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一高速增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负增长以及国内一连串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下取得的。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西南大旱、舟曲泥石流、洪涝灾害等突如其来的严重自然灾害,也令经济运行一次次承受严峻的考验。
在世界经济一片惨淡之中,中国经济增长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量。”
认真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想。(相关知识点提示:“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未结合材料扣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