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因绕轴转动而具有的动能叫转动动能,转动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转动的角速度有关。为了研究某一砂轮的转动的动能EK与角速度的关系。某同学采用了下述实验方法进行探索:先让砂轮由动力带动匀速旋转测得其角速度
,然后让砂轮脱离动力,由于克服转轴间摩擦力做功,砂轮最后停下,测出砂轮从脱离动力到停止转动的过程中转动的圈数为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经实验测得的几组
和
如下表所示:
![]() |
0.5 |
1 |
2 |
3 |
4 |
n |
5.0 |
20 |
80 |
180 |
320 |
![]() |
|
|
|
![]() |
![]() |
另外已测得砂轮转轴的直径为1cm,转轴间的摩擦力为10/πN
(1)计算出砂轮每次脱离动力时的转动动能,并填入上表中(只需填前三个);
(2)由上述数据写出该砂轮的转动动能Ek与角速度的关系式.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 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中先后经过的几个位置如右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v0=__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________(g取10 m/s2),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摆长时应将摆球取下后再测量 |
B.测量时间应从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
C.实验中应控制摆角不大于5度是为了减小系统误差 |
D.只要测量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即可知道单摆振动的周期 |
(2)一位同学用单摆做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在实验中,他进行了一系列测量,并将得到的数据填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摆长L(m) |
1.1 |
1.0 |
0.9 |
0.8 |
0.7 |
周期平方T2(s2) |
4.5 |
4.0 |
3.7 |
3.3 |
2.9 |
请利用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周期平方与摆长关系图象;利用图象中得出的
重力加速度值为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的波长实验中,取双缝间距d=0.5mm, 双缝光屏间距离L=0.5m,用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得到干涉图象如图,分划板在图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如图,则图中A位置的游标卡尺读数为mm,B位置的游标卡尺读数为mm,单色光的波长为m。
如图所示,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其中L0、d、n、t分别表示实验时已测得的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算出:
悬线长度(m) |
摆球直径(m) |
全振动次数 |
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s) |
L0 |
d |
n |
t |
(1)单摆的摆长L=_________;
(2)单摆的周期T=_____________;
(3)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_。
两位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定定值电阻R0、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某一方向移动时,一个同学记录了电流表A和电压表V1的测量数据,另一同学记录的是电流表A和电压表V2的测量数据。并根据数据描绘了如图(b)所示的两条U—I直线.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甲乙两同学描绘的直线,可知正确的是
A.甲同学是根据电压表 V1和电流表A的数据 |
B.甲同学是根据电压表 V2和电流表A的数据 |
C.乙同学是根据电压表 V1和电流表A的数据 |
D.乙同学是根据电压表 V2和电流表A的数据 |
(2)根据图(b),求出定值电阻R0﹦Ω,电源内电阻的阻值r﹦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