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国之谜依然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各国的学者提供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上百位接受采访的国内外专家在谈论这个话题时,都十分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的作用。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中国欲求生存,必须抛弃官僚专制的个人政治,实行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陈独秀
材料四:《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14——18世纪对西方大国崛起产生了影响力的两次思想文化运动。举一例在第二次思想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发生的欧美革命。
(2)材料二中这部著作发表的意义是什么?20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将此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最终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3),写出中国近代史上体现了材料三中陈独秀的思想观点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这场运动的积极作用?
(4)综合以上材料,说说在对待外来文化方面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材料二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三伏尔泰推崇中国的儒家学说,对孔子推崇有加。……他重视中国文化,完全是为了“为我所用”,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伏尔泰还极力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说“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唯一的国家”。
——《重读伏尔泰》
材料四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到了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大国崛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反映了什么运动时期的什么核心思想?
(2)材料二表明了伏尔泰的什么观点?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哪些文件吸收了他的这一观点?(举两例即可)
(3)根据材料三指出伏尔泰“借中国文化”的目的是什么?他所推崇的英国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英国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革命是什么?在它和法国革命的共同作用下,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扩展有哪些大事?

观察中国古代几个不同时期的地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别是什么?这两种地方行政制度有何主要区别?
(2)根据图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朝时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方?请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管理机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3)结合以上探究,谈谈你的感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初并天下……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
材料二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
——《汉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王”叫什么名字?他是何时“并天下的”?
(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写出“秦王”为加强封建统治和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至少两项)。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孝武”指的是哪一位皇帝?他接受谁的建议而“罢黜百家”?此举对后世有何影响?
(4)后人认为,在文治武功方面,历代君王无出“秦王”“汉武”之右。你认为应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功与过?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重要标志,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它让共产主义运动从幽灵变成了一轮喷薄欲出的朝日。
——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员王学东
材料二巴黎公社是一次悲壮的失败,失败的原因很多,根本原因就一条,就是生产方式,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同学没有发展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这样一个程度。……马克思对巴黎公社做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开端。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耕
材料三公元1917年11月7日,晚上9时40分,起义前线指挥部下达命令,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152毫米口径的空包弹被推入炮膛,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攻打冬宫的信号发出了。听到炮声,士兵、工人赤卫队潮水般地冲进冬宫。
——摘自《正道沧桑》
材料四 1927年,中共发动的城市武装起义屡遭失败,想在反动势力强大的大城市中,通过斗争取得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而农村地区敌人力量相对薄弱,革命力量更容易在敌人统治的薄弱地带生存下来。毛泽东等决心另辟新路。
——摘自《正道沧桑》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对哪一部经典著作的赞誉?这一经典著作的作者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2)材料二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它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
(3)材料三的描述与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指出这一历史事件的领导者和首先爆发的城市。
(4)举出一例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在城市发动的武装起义名称。材料四所提毛泽东另辟的中国革命“新路”是什么?
(5)从上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过程谈谈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成功进行国事访问,英方高规格接待,访问成果卓然,中英领导人全方位互动获赞“大国外交收放自如”。回顾世界近代历史,英国在17世纪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19世纪它已傲视全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英国的历史上,形成了两大原则:一是王在议会,也就是说国王必须通过议会来进行统治;二是“王在法下”,也就是说法律高于国王,国王必须服从法律……”
——钱乘旦
材料二:“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方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英国形成的“王在议会”和“王在法下”两大原则,表明英国已经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这一政治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指的是什么?该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该革命中推动交通运输工具革新的动力机器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英国通过什么机构对印度进行征服和掠夺?把“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指什么历史事件?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能够傲视全球的主要因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