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9分)中日两国是近邻,近代日本崛起之路值得中国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有人形象地说:19世纪中期的日本和中国有着同样的命运,都长了瘤。而两国都想医治,中国是中医慢慢调理,而与此同时,1868年,日本开始用西医动刀除瘤。
根据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的入侵者分别是哪个国家?使两国面临着怎样相同危机?(3分)
(2)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古代日本曾以中国哪个时期为师进行学习并进行了什么改革? (2分)
(3) 材料二中的“日本开始用西医动刀除瘤”指的是什么?日本”除瘤”后与中国发生了什么事件?之后中国反师为学,倡导了一场了怎样的救国探索运动?(3分)
(4)中日两国由“同是天涯沦落人”到“相逢已是不相识”的历史,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思考日本的崛起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1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日本明治维新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14~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材料二“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
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节录)
材料三“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指什么?这场运动有何意义?
(2)材料二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哪一学说?这一学说最早在哪一个国家成功实现?
(3)材料三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在其光辉思想的指引下,无产阶级为建立政权最早进行的一次探索实践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先进思想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华东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
材料二 昨天,1941年12月7日……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合众国和日本进入战争状态。
——罗斯福在美国国会上的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但实际上直到哪一年结束?被称为“绞肉机”的哪一战役是对材料中“令人振奋的旅行”最有力的嘲讽?
(2)材料二中的事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中有何重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主战场上对抗德国法西斯的主力是哪个国家?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不得不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是什么事件?
(3)一战前,欧洲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请你就维护世界和平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工业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人类由农业文明逐步进入工业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在现代化的初期,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需求,给予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很大的推动力,从而引发了科技革命。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材料三 1870年—1913年……德国(工业)由原来的第三位升至第二位,英国则由原来的第一位降至第三位。20世纪初,世界瓜分完毕,英国占有了最大份额的殖民地,德国则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划分殖民地。
——《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四 格拉斯哥城是大不列颠最清洁、最美好、结构最好的城市之一。……1818年的格拉斯哥的魅力消失了。……1839年,它被称为存在如此大量的肮脏、犯罪、痛苦与疾病的地方。
——笛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最先发生“代表最后5分钟”事件的是哪个国家?“5分钟”事件使该国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该场革命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图1所示交通工具的产生源于哪一标志性发明?图2所示交通工具的动力及其使用的新能源分别是什么?
(3)导致材料三中的两个国家工业位次发生变化的是哪一次革命?根据材料三,归纳该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这一影响又导致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
(4)综合上述四则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认识。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方面:推行粮食税,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苏联新经济政策
材料二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好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新经济政策,但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三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
材料四 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
(1)材料一、二、三中所说的“新经济政策”、“僵化的苏联模式”“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各是什么?
(2)为应对材料三中的局面罗斯福实行了新政。请写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和作用?
(3)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什么?
(4)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我国现阶段改革开放应该怎样做?

追求思想解放,探寻政治文明是中外现代化探索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两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
材料二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两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其共同性质是什么?并各举一个代表人物。
(2)先进思想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为建立理想社会,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综合以上运动和人物的贡献,你认为这些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哪些共同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