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像是灾难性的。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誉为“世界工厂”的“日不落帝国”,在欧洲第二次分裂后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事实上,丘吉尔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期间,就已经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做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材料二:二战后,复杂的政治局势和严峻的经济形势,使欧洲一些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合作的必要性。20世纪50年代,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建立一个密切合作的联盟。
请回答
(1)完成下表: 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及其后果
|
两大敌对集团 |
分裂后果 |
战争性质 |
第一次分裂 |
三国同盟和 |
世界性战争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二次分裂 |
轴心国和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2)据材料一,英国在19世纪中期取得“世界工厂”地位的主要动力是什么?1943年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期间的言语,意味着战后国际格局将出现怎样的变化?
(3)据材料二,列举欧洲联合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促使战后欧洲走向联合因素有哪些?
《》是一部西方最早的史书;《》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
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年9月,中共十五大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
我国明至清前期,国力强盛,是亚洲最强大的帝国。这一时期发生了很多让我们引以为豪的事情。现在我们来一起探究、感悟这一辉煌时期。
【探究一远航篇】如图
2012年4月16日上午9时,中国海军“郑和”舰从大连某军港启航。海军司令吴胜利出席欢送仪式并发表讲话说,“郑和”舰扬帆远航,追寻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航迹。
(1)“追寻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航迹”,你能说出当年郑和的大致航程吗?
(2)郑和七下西洋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壮举,你认为明帝国能完成这样的壮举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探究二拒敌篇】
在清朝前期,西方殖民者不断侵扰我国疆土。我国人民迎头痛击,取得胜利,坚定地维护了国家主权。
(3)你能举出清朝前期中国人民在祖国的东北和东南处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吗?
(4)这一时期清帝国能在反对外来侵略方面取得胜利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探究三感悟篇】
读史使人明智,了解历史有助于把握现在和预知未来。
(5)经过对远航篇与拒敌篇学习探究,你从中得到最深的感悟是什么?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除了有刀光剑影,更有流传千古的民族和谐相处的佳话。请阅读以下材料,感悟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如图,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入吐蕃壁画
材料二 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中国通史》
材料三顺治帝还正式赐予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下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壁画所反应的内容应该发生在我国哪一朝代?该内容的发生在我国民族关系发展史上有怎样的意义?
(2)材料二的史实反映的是元代的什么现象?这一时期还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什么?
(3)材料一与材料三在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炎黄子孙取得了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民谚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是唐朝农耕技术的重要表现,请写出图一、图二农用工具名称。
(2)材料二中“苏湖熟,天下足。”说明太湖流域在当时农业生产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材料二反映的情况主要得益于该地从哪里引进的水稻优良品种?
(3)你能依据两则材料说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发达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