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电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猜 想】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②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③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 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一个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
(1)根据图所示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2)小明按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指针超过量程。小明操作中的错误是 。
(3)小明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通过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测得电流、电压的值如表一。分析数据可得出猜想 是正确的。他选择的是 Ω的电阻。
表一 表二
(4)小红在探究猜想③时,先将5Ω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并记下电流值;再分别改接10Ω、15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猜想③是正确的。实验中,小红多次移动变阻器滑片的目的是 。
小明利用如图甲电路图来测量电源电压 和电阻 的阻值

(1)请按照图甲的电路图,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在图乙中完成实物连接。要求: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滑片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2)小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当电流表如图丙时,其读数为 ;并将在移动滑片 的过程中得到的多组电压表、电流表读数,绘成图丁的图象。由图象得出电源的电压 和电阻 的阻值 ;
(3)小明继续探究,移动滑片 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最小示数为 ,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
小秋为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的斜面实验。让同一小车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为了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实验时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滑下,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法(选填“微小量放大”、“模型”或“控制变量” 。
(2)比较甲、乙、丙三次实验,发现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就越 (选填“远”或“近” ,说明小车运动的速度改变得越 (选填“快”或“慢” 。
(3)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在运动时不受阻力,则小车将在水平面上 。说明运动的物体 力来维持(选填“需要”、“不需要” 。
(4)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
.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所以不能确定这个定律是否正确
.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

李岚同学要测量额定电压为 小灯泡的功率,如图所示。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时,灯泡变亮)。
(2)正确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如图所示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三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和 ,其中最大的是 。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压力相同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3)在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 为 ,若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到 ,此时的木块 所受滑动摩擦力为 。

如图所示,在“验证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选用了焦距为 的凸透镜。

(1)在实验中,应调节烛焰、光屏的中心和凸透镜的中心在 。
(2)如果此时光屏上成一清晰的烛焰像,则该像一定是 的(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
(3)如果此时将蜡烛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选填“靠近”或“远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