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解释下面句中的划线的词。
①其两膝相                   ②右臂支船             
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B.而竖左膝安陵君许寡人
C.左臂挂念珠倚公将鼓
D.若听茶声黄发垂髫并怡自乐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上文具体描写了“船头”和“舟尾”人物各异的情态,其目的是什么?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回答小题
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
晋已取虢,还反灭虞。(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垂棘,一座山的名称,盛产玉石。②虞(yú),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西。③虢(guó),周朝诸侯国名,在今河南。④宫之奇,虞国的谏议大夫。⑤德,恩德。⑥取,攻占。
把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假道于虞而伐虢②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比较阅读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1)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2)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3)焉。——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1)体:体悟。(2)虚受:虚心接受。(3)实:充实,充满。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可爱者甚蕃②陶后鲜有闻
③竹本固 ④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

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②之,何所履行③?”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④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⑥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⑦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注解:①候:拜访、问候②称:称赞、赞许③履行:实践、做④绥:安抚
⑤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谦称⑥法:效法⑦师:学习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陈太丘与友期行期:⑵尊君在不不:
⑶元方入门不顾顾:⑷下车引之引:
下列各句中“之”字与“下车引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时有物外之趣。 B.驱之别院。
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邑八景之一也。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袁公两问绵里藏针,颇有学问,但元方两答精彩纷呈,请你说说元方第二答的巧妙之处。

从这两则故事中,你怎样评价元方这个孩子的?

(一)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其地之出殚:
予作文以记之 属:
③猛浪若奔:
④便扶向路,处处之志: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③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岳阳楼记》写景虚实结合。实写的景象只有“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这是为什么?(2分)
《与朱元思书》中“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分)

(一)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请在下面横线上将文章中所缺语句补充完整。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⑴项为之()⑵()喷以烟⑶()出神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译句:
⑵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句:
出自本篇的成语有哪些?(至少写出两个)

课文写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请依次概括三件在下面横线上。

说说作者幼时为什么“时有物外之趣”? (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