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初一(10)班同学到野外上数学活动课,为测量池塘两点A、B的距离,设计了如下方案:

(Ⅰ)如图1,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直接到达A、B的点C,连接AC、BC,并分别延长AC至D,BC至E,使DC=AC,EC=BC,最后测出DE的距离即为AB的长;                                  
(Ⅱ)如图2,先过B点作AB的垂线BF,再在BF上取C、D两点使BC=CD,接着过D作BD的垂线DE,交AC的延长线于E,则测出DE的长即为AB的距离.                                                                                                                                                                                                                                     
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Ⅰ)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2)方案(Ⅱ)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3)方案(Ⅱ)中作BF⊥AB,ED⊥BF的目的是                                
若仅满足∠ABD=∠BDE≠90°, 方案(Ⅱ)是否成立?                          .        

科目 数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三角形的五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点A、F、C、D在同一直线上,点B和点E分别在直线AD的两侧,且AB=DE,∠A=∠D,AF=DC.
求证:△ABC≌△DEF;

已知:如图,锐角△ABC的两条高BD、CE相交于点O,且OB=OC.试说明△ABC是等腰三角形

画图:牧童在A处放牛,其家在B处, 若牧童从A处将牛牵到河边C处饮水后再回家,试问C在何处,所走路程最短?(保留作图痕迹)

已知:b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b满足=0,请回答问题
(1)请直接写出a、b、c的值。
a=__________ b=__________c=__________
(2)a、b、c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C,点P为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点P在0到2之间运动时(即0≤x≤2时),请化简式子:(请写出化简过程)

(3)在(1)(2)的条件下,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秒钟过后,若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请问: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

奶奶提一篮子玉米到集贸市场去兑换大米,每2kg玉米兑换1kg大米,商贩用秤称得连篮子带玉米恰好20kg,于是商贩连篮子带大米给奶奶共10kg,在这个过程中谁吃亏?吃亏有多大?(设合适的字母,然后用字母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