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可平在《人民至上——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文中指出:“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在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中最根本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分别指( )
A.精耕细作、平均主义 | B.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
C.精耕细作、按劳分配 | 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
中国曾有过海洋文明,但后来被淹没了,翻翻史书,除郑和外再没有航海家被史书立传。这种文化现象从文明史观的视角审视,源于( )
A.古代中国缺少开拓意识 | B.受西方文明侵蚀的结果 |
C.古代中国是农耕社会 | D.“重农抑商”观念 |
有人曾评价说:“人们通常说中国从此觉醒,这是中国第一次发现自己落后于若干国家。他们也认识到了必须打开国门,实现现代化。”促使“中国从此觉醒”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 B.中法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 |
在一场有关“麦哲伦是否到过印度”的争论中,出现了以下四种观点。你认为结论和依据最匹配的是
结论 |
依据 |
|
A |
到过 |
1498年葡萄牙人已经开辟了从欧洲到印度的航线 |
B |
到过 |
1519~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环球航行时途经印度 |
C |
没有到过 |
麦哲伦在船队到达印度前死于菲律宾 |
D |
待考证 |
在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查阅麦哲伦在环球航行前的资料 |
福州船政局是1866年左宗棠向清廷建议而设立的,由法国人日意格、德克卑主持建厂和造船,还雇佣几十名法国工匠。1869年造成的第一艘轮船“万年清”号下水。此材料表明( )
A.洋务运动得到了清政府的全力支持 |
B.船政局以维护清政府统治为初衷 |
C.船政局打破了外国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 |
D.船政局创办以后完全被外国人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