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2月,某市召开自来水公司供水价格和某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定价方案听证会。来自不同行业的18名代表对水价及污水处理费调整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结果显示,18名代表均对供水价格表示认可,但有15名代表认为,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由现行的0.80元/吨调整为1.15元/吨,44%的调整幅度过高。部分代表认为居民生活用水的污水处理费不应提高。同时,代表发言还提议改善用水水质和加大污水处理力度。
(1)假如你是听证会的组织者,请写出你准备邀请哪些方面的代表。(至少邀请四方代表)
(2)上述材料体现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何种方式?除了这种方式,你还知道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其他方式?
(3)请你谈谈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有哪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迈进。
(1)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2)谈谈你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为什么要走这样道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部编制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材料一:《纲要》强调:以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依托重大节庆活动和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经常化。
(1)结合材料一,简要回答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备哪些有利条件?并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别说明理由。
材料二:山东省全面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把2013年作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攻坚年”,拨款新建美术馆等三馆,供免费使用;作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丰收年”,举办“开心广场、百姓舞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作为文艺创作生产的“提升年”,发挥其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同时,还围绕“山东精神”,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
(2)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文化强省建设做法的依据。
(本小题11分)
阅读漫画“无所适从”,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漫画讲述一个学生在低俗色情暴力的文化氛围中无所适从。
(1)漫画反映了文化市场存在什么问题?
(2)以上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3)请从国家、企业、个人角度谈谈解决漫画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共30分)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它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实现网上购物、网上营销、网上政府等等。凡此种种,都是人们过去所不能想象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网上购物因方便、实惠而受到消费普遍欢迎,与此同时,一些传统的实体商店门庭冷落,有的百年老店已经破产,有的则正处于破产边缘。在长沙经营一实体书店的小老板告诉记者,“对于网络书店的冲击,实体店相当无奈,因为他们的成本比我们低,相应地,卖价也低。很多读者都是到实体店看样书,满意了再到网上订购,这样下去,实体书店迟早都要死掉。
(1)有人指出,电子商务将成为实体商店命运的终结者。请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材料二 2013年上半年全国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07万亿元,呈现出20%以上的高速增长。8月8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15年,全国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3.2万亿元,带动相关行业产出超过1.2万亿元,促进信息消费是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重大举措。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信息消费对“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作用。(9分)
材料三中国政府网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2013年10月11日在新华微博、腾讯微博和微信开通,是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的又一重要平台。国务院重要政务信息将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向社会公众公开。政务“双微”平台的开通,为推动从“网络问政”到“网络施政”的转变畅通了新的渠道。要让网络不仅是各级政府了解民情的“高速路”、疏导民怨的“直通车”和排解民忧“减压阀”,更是政策发布、舆论引导和政策实施的有效途径,形成网上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的长效机制。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原理,分析政务“双微”平台的开通的意义。
(共22分)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盼,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6%,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48009亿元
注: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关专家对2013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的预测,美国预计增长1.7%,欧元区平均是负增长,日本可能达到2%,俄罗斯增幅预计2%。
材料二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广东经济同比增长8.5%,而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同比回落3.5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居民收入增速回落的同时,支出并未减少,在一些领域还在不断增加。相关专家指出,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必须要确保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保证收入增长的不换档、不掉速。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为保证居民收入增长的不换挡、不掉速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高立法质量。健全“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制度。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加强人大常委会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通过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完善人大工作机制,通过座谈、听证、评估、公布法律草案等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3)结合材料三,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根本政治制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