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
韩愈
公讳丹,字文明,姓韦氏。公之父政,卒雒县丞,赠虢州刺史。公既孤,以甥孙从太师鲁公真卿学,太师爱之。举明经第,选授峡州远安令。顺宗嗣位,诏拜谏议大夫。
刘辟反,围梓州,诏以公为东川节度使、御史大夫。公行至汉中,上疏言:“梓州在围间,守方尽力,不可易将。”征还入议蜀事。刘辟去梓州,因以东川节度使让高崇文,拜晋、慈、隰等州观察防御使。将行,上言:“臣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上以为忠。
一岁,拜洪州刺史、江南西道观察使。公既至,则计口受俸钱,委其余于官。罢八州无事之食者,以聚其财。始教人为瓦屋,取材于山,召陶工教人陶,聚材瓦于场,度其费以为估,不取赢利。凡取材瓦于官,业定而受其偿,从令者免其赋之半;逃未复者,官与为之;贫不能者畀之财,栽食与浆,亲往劝之。为瓦屋万三千七百,为重屋四千七百,民无火忧,暑湿则乘其高。明年,筑堤捍江,长十二里,疏为斗门,以走潦水。公去位之明年,江水平堤,老幼泣而思曰:“无此堤,吾尸其流入海矣!”灌陂塘五百九十八,得田万二千顷。凡为民去害兴利若嗜欲。
卒有违令当死者,公不果于诛,杖而遣之去。上书告公所为不法若干条,朝廷方勇于治,且以为公名才能巨,治功闻天下,不辨则受垢,诏罢官留江西待辨。使未至,月余,公以疾薨。使至,辨凡卒所告事若干条,皆无丝毫实。诏笞卒百,流岭南。公能益明。                  (选自《韩愈文集》,有删改)
注:①高崇文:唐代大将,刘辟反,统兵往讨,平定叛乱。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举明经第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
B.因以东川节度使让高崇文让:移让
C.为重屋四千七百重:重要
D.不辨则受垢垢:污秽,耻辱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韦丹“治功”的一组是(3分)
①征还入议蜀事   ②罢八州无事之食者
③为瓦屋万三千七百   ④筑堤捍江
⑤得田万二千顷   ⑥凡为民去害兴利若嗜欲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辟造反围困梓州,韦公被任命为东川节度使、御史大夫管理梓州,他认为此时梓州正处在包围之下,尽力守卫都很困难了,实在不容易担任那里的将领,就回绝了。
B.韦公被任命为晋、慈、隰等州观察防御使,将要上任,给皇帝上书说这三州都不是要害的地方,不如让它们归属河东,皇帝认为他很忠心。
C.韦公担任洪州刺史、江南西道观察使后教导人们建瓦屋,从山上取得材料,召集陶工教给人们制作陶瓦的方法,并在集市上供应建屋的原料,不获取利润。
D.一名受到韦公惩罚的士卒诬告韦公违法,韦公因此被朝廷免职,但事后朝廷派人来调查,发现士卒是诬告,而这件事使韦公的才能更加显现出来了。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既孤,以甥孙从太师鲁公真卿学,太师爱之。(3分)
(2)无此堤,吾尸其流入海矣!(3分)
(3)卒有违令当死者,公不果于诛,杖而遣之去。(4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祜年十二丧父,孝思过礼,事叔父耽甚谨。及长,博学能属文,身长七尺二寸,美须眉,善谈论。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举上计吏,州四辟从事、秀才,五府交命,皆不就。太原郭奕见之曰:“此今日之颜子也。”
与王沉俱被曹爽辟。沉劝就征,祜曰:“委质事人,复何容易。”及爽败,沉以故吏免,因谓祜曰:“常识卿前语。”祜曰:“此非始虑所及。”其先识不伐如此
文帝为大将军,辟祜,未就。公车征拜中书侍郎。武帝受禅,以佐命之勋,进号中军将军。固让封不受,乃进本爵为侯。
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痒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人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人有略吴二儿为俘者,祜遣送还其家。吴将陈尚、潘景来寇,祜追斩之,美其死节而尽加殡敛。景、尚子弟迎丧,祜以礼遣还。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
祜寝疾,求入朝。帝以其病不宜常入,遣中书令张华问其筹策。祜曰:“吴人虐政已甚,可不战而克,混一六合,以兴文教,则主齐尧舜,臣同稷契,为百代之盛。如舍之,若孙皓不幸而没,吴人更立令主,虽百万之众,长江未可而越也,将为后患乎!”华深赞成其计。疾渐笃,乃举杜预自代。寻卒,时年五十八。帝素服哭之,甚哀。是日大寒,帝涕泪沾须鬓,皆为冰焉。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四》)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先识不伐如此伐:夸耀 B.祜遣送还其家其:他们的
C.虽百万之众虽:虽然 D.乃举杜预自代举:推荐

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都直接表现羊祜才略出众的一组是
委质事人,复何容易‚固让封不受,乃进本爵为侯
ƒ甚得江汉人心„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皆计所侵,送绢偿之†吴人虐政已甚,可不战而克

A.ƒ… B.‚ƒ†
C.‚„… D.„†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羊祜与王沉一起被曹爽征召的时候,他已经看出跟着曹爽做事没有前途。后来王沉被免职,证明了他的判断正确。
B.文帝担任大将军时,用公车去征召来羊祜做自己的中书侍郎;武帝受禅接帝位后,又升羊祜做了中军将军,并封他为侯爵。
C.羊祜掌管荆州军事大权时,一方面安抚民众,开办教育,深得民心;一方面对吴国人实施怀柔政策,成效显著。
D.羊祜在病重后建议皇帝早些灭吴,他认为,当时正是灭吴的好时机,一旦吴国改换皇帝,灭吴的机会就可能丧失。
将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2)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部分断句。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 之 道 则 不 然 损 不 足 以 奉 有 余 孰 能 有 余 以 奉 天 下 唯 有 道 者 是 以 圣 人 为 而 不 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章永州家传
归有光
  君姓章氏,讳棨,字宗肃,世为海虞人。君为人孝友,入县学,以德行为博士所称举。尝从乡先生都御史陈公游,后中南京乡试,入南太学。是时增城湛公、高陵吕公居留都,开门讲道,学者云集。君两游其门。屡上春官①,不第。选调单县知县。单濒河,而地洼下。每岁桃花水发,河南人夜过河,盗决堤防,民患苦之。君至,适盗决者水将泛,率丁夫伐木增桩,昼夜捍御,卒以无虞。少年为胥卒,趋走县庭,候伺短长,规为不法。或以为言,君曰:“是于我无显迹,不宜预逆之。”抚以恩信,皆感激思为用。山东盗贼,多逃入单县界中,单人为囊橐,积不能得。于是诸少年为君耳目,尽获之。院司所下逐盗文符,无虑②百数,君一日条具申报,上官以为能。田赋法弊,乃询民所欲,而亩敛以钱,民便之。齐鲁间皆推用其法。有胡兵自宁武关趋太原,声言欲向山东。都御史议兵事,部署将帅,独留单县令辕门。会虏信不至而罢。
  升安吉州知州。岁旱民饥,殚力赈救,多所全活。其民好讼,君恒以理解之。有匿税者,为案籍人人阅之,鞭扑未用,而逋负悉出。所治孝丰,迄君去,一无所扰。其县人至不知有州焉。迁永州府同知。永州在楚、越间,号无事。太守日闭门高卧,以郡事委君。君亦优游而已。上疏乞休,方治行而卒。
归子曰:永州君,恂恂然君子人也。往予试南宫③,君自安吉来朝,过予邸舍,欢饮,上马去。予顾其弟言,君近形神不偕,久官劳悴而致然耶,抑有所不自得者?而竟死永州。悲夫!仕虽不遂,论其行事,可以不愧于先人矣。
(选自《震川先生集》)
注:①上春官:指进京殿试。②无虑:大约。③试南宫:指进士考试。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单濒河,而地洼下濒:靠近
B.昼夜捍御,卒以无虞虞:忧患
C.君恒以理解之理解:同情
D.仕虽不遂遂:顺心

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章君“行事不愧于先人”的一组是(3分)
①屡上春官,不第②率丁夫伐木增桩,昼夜捍御
③齐鲁间皆推用其法④岁旱民饥,殚力赈救,多所全活
⑤太守日闭门高卧⑥其县人至不知有州焉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归有光此文记述的传主名叫章讳棨,他平时为人能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在他入南太学学习的时候,就因德行出众而被县学的学官称誉举荐。
B.有些少年身为狱卒,却好窥探打听上级的长短。有人对此很有怨言,但章君却以恩德和诚信对待这些狱卒,最终感动了这些狱卒,都愿为他出力。
C.章君在任安吉州知州时,对待逃匿赋税的人,不是用严厉的鞭刑,而是给他们准备查考的税法典籍让他们翻阅学习,结果拖欠的赋税全部交清。
D.归有光认为章君是一个恭谨温顺的君子。最后章君之所以身死永州,归有光认为这是由他长期为官操心劳力和心理抑郁不舒畅导致的。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河南人夜过河,盗决堤防,民患苦之。
▲▲
(2) 是于我无显迹,不宜预逆之。
▲▲
(3) 田赋法弊,乃询民所欲,而亩敛以钱,民便之。
▲▲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哪位学者?
▲▲
这段文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创作观?
▲▲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兄父,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梁惠王下·进也民心,退也民心》)
注:①云霓:霓,虹霓。虹霓在清晨出现于西方是下雨的征兆。②归市者:指做生意的人。③徯:等待。④后来其苏:君王来了就会有起色。苏:恢复,苏醒,复活。⑤系累:束缚,捆绑。 ⑥ 重器:指贵重的祭器。 ⑦ 旄(mào)倪:旄,通“耄”,八十、九十岁的人叫做耄,这里通指老年人。倪,指小孩子。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天下信之,东面而征东面:面向东
B.徯我后,后来其苏后:后面
C.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伐:攻打
D.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倍:动词,扩充一倍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①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②斧斤以时入山林
③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也?  ④王好战,请以战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

A.齐国攻打燕国,占领了它之后,却要面对一些诸侯联合抗齐的局面,齐宣王与孟子的对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
B.孟子肯定了齐宣王发动战争是以“救民于水火”为目的,因此老百姓才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C.孟子认为诸侯本来就害怕齐国,如今齐国战胜了燕国,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国力,因此不用担心诸侯的反应。
D.文章中把齐国占领燕国比作一场及时雨,肯定了它是“谋于燕众”的正义之举。


将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
译文:
(2)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
译文:
(3)若杀其兄父,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魏瓘,字用之。父羽奏补秘书省校书郎、监广积仓,知开封府仓曹参军。持法精审,明吏事。上元起彩山,阙前张灯,与宦者护作,宦者挟气,视瓘年少,辄诛索侵扰。瓘密以闻,诏杖宦者遣之。
瓘门人魏纲上疏诋天书,流海岛,瓘亦坐是停官。复监邓州税、鄂州茶,以大理寺丞知衡山县,通判寿州,历知循、随、安州,提点广南西路刑狱。邕州獠户缘逋负没妇女为佣者一千余人,悉奏还其家。就除转运使。刘鋹时计口以税,虽舟居皆不免。至是而雷、化、钦、廉、高州犹未除,瓘为除之。减柳州无名役四百人。寻以罪降知洪州。自主客郎中迁太常少卿,知广州。筑州城环五里,疏东江门,凿东西澳为水闸,以时启闭焉。
史沆性险诐,尝为瓘所劾免。会广州封送贡余椰子煎等饷京师,辄邀留之,飞奏指以为珍货,诏遣内侍发验无有,沆坐不实废,瓘亦降知鄂州。未逾年,复为陕西转运使,徙河北。以给事中知开封府,政事严明,吏民惮之。内东门索命妇车,得赂遗掖庭物,付府验治,狱未上,内降释罪。谏官吴奎言法当执奏,而瓘不即奏行,请以废法论,降知越州。
侬智高寇广东、西,独广州城坚守不能下。于是论筑城功,迁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复知广州,兼广东经略安抚使,给禁卒五千,听以便宜从事。属狄青已破贼,召还,纠察在京刑狱。议者请开六塔河,塞商胡北流,宰相主其说,命瓘按视,还奏以为不可塞。下溪州蛮彭士羲叛,将发兵讨除。进龙图阁直学士、知荆南。瓘以为“五溪之险,师行鸟道,诸将贪功生事,于国家何所利?”因条上三策,以招徕为上,守御为下,功取为失。不报。后卒如瓘议。徙澶州、滑州。又徙邓州,不行,请老,以吏部侍郎致仕,卒。(《宋史•列传第六十二节》有删节)
注:①险诐:阴险诡诈。②命妇:诰命夫人。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缘逋负没妇女为佣者一千余人逋:拖欠 B.侬智高寇广东、西寇:敌寇
C.宰相主其说,命瓘按视按:巡查 D.因条上三策条:分条陈述

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魏瓘精于政事的一组是()
①邕州獠户缘逋负没妇女为佣者一千余人,悉奏还其家。②减柳州无名役四百人。
③筑州城环五里,疏东江门。④未逾年,复为陕西转运使,徙河北。
⑤得赂遗掖庭物,付府验治。⑥以招徕为上,守御为下,功取为失。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②③⑥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瓘的父亲魏羽奏请朝廷补任魏瓘为秘书省校书郎、监管广积仓,任开封府仓曹参军一职。
B.雷州、化州、钦州、廉州、高州沿用刘鋹当时按人口收税的办法,即使船民也难以幸免。魏瓘替他们废除了这一苛税。
C.魏瓘治理政事严明,但有时也不免屈从于权势。比如他畏惧后宫之命释放向内宫行贿的诰命夫人,为此他遭到弹劾,被降职。
D.魏瓘为政,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京刑狱担任纠察时,曾经对开凿六塔河以及镇压彭士羲叛乱的两个朝议提出反对意见。他的这些建议得到认可,朝廷采取了他的计策。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瓘密以闻,诏杖宦者遣之。

(2)又徙邓州,不行,请老,以吏部侍郎致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