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被化学消化的程度,字母代表组成消化道顺序排列的各个器官,甲是实线、乙是短虚线、丙是长虚线。据图示回答:(括号内填写字母)
(1)曲线甲是 的消化,曲线乙是 的消化,曲线丙是 的消化。
(2)没有消化功能的是[ ]。(填字母)
下表为小明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
试管 |
加入的物质 |
温度 |
加入试剂(充分摇匀) |
实验现象 |
1号 |
馒头碎屑 +2毫升唾液 |
37℃ |
碘液 |
|
2号 |
馒头碎屑 +2毫升清水 |
37℃ |
碘液 |
(1)实验中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
(2)在该实验中,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变成 。
(3)在本实验中,设计2号试管的作用是 。
向 A、B、C三支试管中各加入淀粉2毫升,再向A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向B和C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唾液,随后,在C试管中滴加一滴碘液。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三支试管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
(2)将三支试管充分振荡,放入盛有37 ℃的温水中,10分钟后,在A、B两试管中各加几滴碘液,出现的现象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上述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进行探究,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示的探究实验:
(1)甲同学洗手后在培养基上按了一下,并迅速盖上培养皿盖。这种将手上少量细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叫作 。设定实验温度为28℃的理由是 。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并不完善,为了更充分探究“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你修改后的实验步骤是 。
(3)预测正常情况下的实验结果是 。
(4)甲同学对下列四种生物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表示有,×表示无)。你认为记录错误的是()
细胞壁 |
细胞膜 |
细胞核 |
细胞质 |
叶绿体 |
|
艾滋病毒 |
√ |
√ |
× |
√ |
× |
酵母菌 |
√ |
√ |
√ |
√ |
× |
草履虫 |
× |
√ |
√ |
√ |
√ |
衣藻 |
√ |
√ |
√ |
√ |
√ |
A.艾滋病毒 B.酵母菌
C.草履虫 D.衣藻
如图是植物蒸腾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二)是在实验(一)基础上的改进.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 进行的?
(2)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 有关?
(3)预测实验(二)结果:A、B、C三塑料袋中水珠数:由多到少依次是 .
(4)实验(二)结论: .
(5)对比实验(二)装置,说明实验(一)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能说出一点即可). .
生物活动小组为了探究玉米的光合作用,设计了甲图所示3个装置,其中玉米幼苗、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相同,请回答问题。(9分)
(1)实验前应对玉米幼苗进行 处理,以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取甲图各装置中的叶片放人乙图所示装置中进行水浴加热, 烧杯中的液体会变绿,因为叶片中 的 溶解在酒精里。
(3)脱色并清洗后,滴人 ,看到甲图 号装置中取出的叶片变蓝。
(4)这三个装置可以形成 组对照实验。为了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应选择 两个装置。
(5)将①、②两套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发现培养液都 (填“减少”或“增加”)了,植物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作用。